||
[博主按:本文由本博主(马臻)原创,近日已发科学网微信公众号。图片选自光明日报客户端。]
近来媒体出现一些关于“35岁就业门槛”的文章。在学术界,35岁真的是一道门槛吗?我的回答:既是,也不是。一方面,现在大学希望招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但是另一方面,足够优异的人在哪个年龄都有单位抢着要。
那么,35岁上下的高校“青椒”会面对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这个不大好回答。如果说得很惨,有可能会被认为“矫情”;而如果轻描淡写,那么会被好事者说成“不知青椒疾苦”。于是,很多“过来人”选择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说话了。
今天,我尝试着从一个45岁“老椒”的角度说说这个话题。我不是说我多厉害,而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分享“回过头去看”的东西。站在现在回顾10年前,会有更深的认识。
当年的“青葱岁月”
35岁时,入职第二年,事业刚开始起步。和一位同事面对面坐在系楼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还有我搭建的一套实验装置和几个气体钢瓶。
此前,妻子为了找国内教职,回到美国继续做博士后,我的小孩则被寄放在我父母家中。三个人住在三个不同的地方,35岁的我感到有些难。
为了评职称,就得申请项目、发论文。但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在国外做博士后,你是利用国外“老板”的实验平台做科研,用他的经费。但进高校任教,你得从零开始,面对空荡荡的实验室或者已经堆满别人东西的实验室,学生或是没有招到,或是招到的学生忙着做其他事情而无法有效产出。此外,当老师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你很难静下进来每天做实验。
在条件不理想的时候,我只能“什么事情飞过来就做什么事情”。有人邀请我合作写综述,或是合作开展实验,我就答应;找到课上,就备课、上课;没有课上,就做其他事情;研究生是慢慢带出来的。换而言之,很多事情都在推进,但进展并不“明快”,并非立竿见影。
那时候,我们系地方小,房子老旧。整个儿都不像如今搬到新校区、新的系楼之后很“现代化”的样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家庭和事业发展的冲突,面对资源的匮乏,人很难有一种淋漓酣畅、纵横驰骋的感觉。但是人能够慢慢适应环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
比我早进校两年的一位副教授告诉我,刚进校后他也晃荡着。后来他在艰难的条件下发出论文、申请到基金,慢慢地“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在我所在的大学找到了教职,孩子茁长成长,科研项目陆续拿到,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我也在37岁时评为教授,实验条件和办公条件也陆续改善。2017年,我们系搬到了新校区新的大楼,展开了新的一页。
然而,各种各样的压力还是继续存在的,无论是指导研究生、申请项目,还是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冲突。即便已经不再是青椒,也会有“中年焦虑”。
当今青椒如何做?
如今,我也有几名学生成为青椒或者找到了教职。我也有认识的人成了青椒。
青椒的起步当然是很艰难的。有的人进校后忙着承担公共服务、教学工作,而缺乏启动经费和科研平台,申请项目困难。如果一开始没有产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那么今后申请项目会更加困难。也有的人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是加入大团队,帮“大教授”做事。
我常常对学生们说,首先要有合适的定位。有的人“牛得不行”、能在高端学术刊物发文,那么他非常适合独立发展。在现在国内的大学,优秀的人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突出例子。
如果自己并非出类拔萃,那么加入大团队,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也行。如果是加入团队,那么一定要起到支撑作用。当然,也有的青椒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没有科研条件,转而专心搞教学,只要在他所在的院系能够“活命”,那也没有什么问题。
无论如何,要像手和手套一样,实现人职匹配。如果不能匹配,要么调适自己,要么离开这个环境,去别的地方或者从事别的工作。
其次,要摆正好心态。这个社会是奖勤罚懒、优胜略汰的社会。如果自己真的很厉害,自然能脱颖而出。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是“正常人”,即利用有限的时间做一些研究、发一些论文,不见得真的出类拔萃。自己还需要处理好家事,这会占用很多时间。既然如此,那就埋头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不要矫情。
再次,要“看透”一些事。我认为,无论是普通青椒还是老椒,发展都不那么容易,原因在于:1)如果没有资源,那么比较难在大学发展;2)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会优先向脱颖而出的人倾斜;3)大多数人都不是超人,理论上比较难以同时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人就能看开一些。这不是说自己不要努力,而是说不必强求自己“弯道超车”。
再比如,有些人虽然在学术上出类拔萃,但其实有“过劳”现象,身体吃不消,而且很有可能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家人。也有的人虽然评上教授,但在事业上没有发展,而有的人虽然没有评上教授,但项目经费不愁,也能带领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以发表论文为乐趣。这就说明,得和失是纠缠在一起的,既不能只想着别人的“得”而没有看到他的“失”,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失”而不看到自己的“得”。
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想法,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想法,这很正常。但说一千、道一万,人还是应该看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处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在既定的条件下寻找幸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