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由本博主(马臻)原创,已发今天的《南方周末》APP。以上照片由本人父亲拍摄。]
写作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功利的投资。写作爱好者最好能找准定位、聚焦于一个板块进行积累。最好能和本职工作相结合,也许能“锦上添花”。
在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读到骆方方的文章《写作有助于事业,为何那么多人迟迟无法动笔?》,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写作经历。
读中学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在课上宣读,也曾被传播到别的年级。然而,我向报刊投稿总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读本科时,我钻到学校图书馆翻看《潮骚》之类的文学书,但当时没有修读过写作课,也没有练笔,文笔几乎“锈”掉了。读硕士期间,BBS成了新生事物,我在BBS上发文,看着文章马上被版主mark(标记),觉得很有成就感。后来出国读博士,在网上开博客。曾有一网友把我推荐给一家文摘杂志的小编,但小编说我的文章“不对路”——他们需要通过讲故事来表明道理,而我的文章是“叫喊着”发议论。
我坚持不懈地写博文,正襟危坐地写博文。我做博士后期间,一篇博文被一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看中,他邀请我修改后在他们期刊的栏目刊出。这位“伯乐”陆续请我写稿,后来我还成了这个栏目的主持人。那个阶段,我主要写两种类型的文章。一种是经历型的文章,比如叙述从博士毕业到找到教职的经历。另一种是经验介绍型的文章,比如介绍申请教职的方法。这两类文章相对比较“传统”。
学习新闻写作给我打开了一扇窗。2016年,《解放日报》一位记者到校园里来采访我和我的学生,写了篇关于我指导研究生的报道。看了报道,我觉得她的写作水平真高,于是我读了一些新闻学的教材,并订阅了一些报刊,这使我“开窍”了。之后的一天,我收到《文汇报》编辑的电话,她邀请我写一篇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文章。我连续奋战几天写出。当看到自己的文章以近三分之二个版面的篇幅在《文汇报》刊登,我感到极为振奋。
通过学习和写作,我体会到:稿子不能像“平板”一样,而要“立体化”——既要有故事的片段,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说法,最好整篇文章还要有三个小标题。还要借鉴新闻写作方法,比如把“抓眼球”的直接引语或者场景放在文章的开头等等。好的文章不能仅仅靠写作方法或者技巧,还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在一个领域长时间的积累。作者还要有一双“慧眼”,能把一篇文章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考虑,知道它的发表对社会具有什么意义、报刊为什么要发这篇文章。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还参加了南周书院的评论写作网课、非虚构写作网课和新媒体写作网课。至今,我除了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还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报刊和文集发表关于教育的通俗文章近200篇。
那么,写作对自己的事业有什么好处呢?骆方方在南方周末App的文章中写道:“其一,帮你在细分领域积淀知识和经验,垂直成长;其二,助力你在专业领域深耕、精进;其三,名利是写作的副产品,这笔红利帮你成就你的影响力,让你有资格去优选客户而不是被客户选择。”
骆方方是从一个独立保险经纪人、法律顾问的角度说的,我基本认同其观点。但我更想说,写作首先是自己的一种爱好,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功利的投资。诚然,有很多人通过新媒体写作获得了流量变现,但写作应有更高的境界。自己通过写作梳理了思想,并形成文字在媒体发表,日积月累,自然会有一些收获,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写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否则,当你发现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就会失望。而且,报刊编辑当然希望你写这篇文章是出于自己的真心、说出自己的真话,而不是为了谋取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而写软文。
就我从事的这一行(高等教育)来说,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大学教师平时经常需要写论文、写项目申请书、写各种总结报告,还要指导研究生写论文。如果不会写作,那么“行之不远”。比如,现在很多研究生写出来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都不行。如果他们遇到一位不太会写的导师,那么他们的论文有可能被耽搁很久,或者未经精心修改而投出去,造成论文发不出、延期毕业的悲剧。相反,学生把论文发给我后,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改一遍发还给他们,这样学生在学业进展方面能处于有利地形,并腾出时间来实习、找工作。再拿写总结报告来说吧,大学的院系经常有写各种申请报告、评估报告的任务。对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也有的人有能力、有意愿干这些事情,做着做着就成了领导。我周围的领导大多具有很强的公文写作能力。
努力播种,总归会有些收获。最近十多年,我在报刊发表大量关于教育的通俗文章。一开始,有旁观者问我发表一篇文章能拿多少稿费。当我说每篇文章稿费两三百元时,他们都对我热衷于写作大为不解。但我看重的显然不是稿费,而是在乎文章在报刊发表的成就感。“零打碎敲”的文章积累多了,逐渐形成了几个“板块”,比如关于研究生师生矛盾、研究生科研生存技能、教师职业发展的系列文章。后来,我向我们学校申请“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程建设项目,我把发表的相关文章都列在申报书中,多次获得了校内资助。开课之前,发表相关文章有助于通过开课申请、获得课程建设项目;开课之后,讲课的内容整理成文在报刊发表;文章发表成规模后,还可以整理成书,形成教学资料。这样,形成了“产业链”。而且,我在研究生教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发了很多文章,一些报刊的记者看到文章,也会经常联系我进行采访,这有助于我把这些板块筑得更加厚实。
有很多《南方周末》的读者爱好读书、写作,这可以从南方周末APP读者留言和南周书院写作网课的互动看出来。我认为,暂且不谈学习写作技巧,写作爱好者首先要进行定位——自己准备聚焦的,是文学写作、报刊写作、公文写作,还是学术写作?是专攻时评写作、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写作,还是教育述评?是写着玩玩的,是为了获得流量变现,是为了在报刊发表,还是为了应付作文考试、申论考试?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付出了,总能得到一些东西。但最好能找准定位、聚焦于一个板块进行积累,比如我就主攻自己专业的学术论文和关于大学教育的通俗文章,而没有从事文学创作,也不谋求流量变现。一篇篇文章陆续发表,正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合理的定位,什么文章都写,那么不容易形成属于自己的“阵地”和特色。
再有就是:写作最好能和本职工作相结合,这样也许能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骆方方在文中说了自己写文章和本职工作相结合的例子。我也来说说我的例子。现在高校非常强调“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无论我写“导师和研究生谈人生”还是“指导大学生就业”,都和“三全育人”有关。虽然不至于拿着这些文章向校方“领赏”或者换取“工分”,但写这些文章至少反映了一个大学教师的理念和坚持,今后院系在写相关总结材料时,也可以将此作为教师投身“三全育人”的案例。我们不能生硬地说在报刊发文就是为了今后写总结材料,但在写稿时一方面要出于真心,另一方面要对若干篇文章形成的板块有所布局。当自己的写作爱好和本职工作能有部分重合或者有密切联系时,写作就会更有意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