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格律诗创作规则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
平常,许多人都能够哼两句打油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但是,当说起合辙押韵、平仄格式的时候,往往说:太麻烦,太局限,影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我一开始也是这种感觉,特别是学习文学大家的专著,简直是越看越糊涂,学问高深的不得了!当我慢慢研究以后发现,实际上是很简单,至少是不那么难。
难的原因是在严格的格律之下,又有许多变化,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平仄检验”方法——粘,是属于事后检验,与创作过程不能融为一体。当创作完成以后再检验,原来的激情和意境已经没有了,改出来的句子总感觉没有表达原来的意思。
我利用理工科的思维,探究出格律诗的平仄规律,以平收和仄收为分类标准,编写了两句口诀。这样,决定了第一句的格式以后,就可以推演出第二句应该的格式,将语句的构思和平仄的规范同步进行,因而避免了事后修改时过境迁的问题。现在将我的研究结果发不出来,与你分享,希望这点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不要被“学术化”给糟蹋了!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前面的部分可以不看,直接阅读第6部分,口诀的应用。
为了不被吓跑,建议前面的内容可以不读,直接阅读口诀那部分。
1合辙押韵粘对意
合辙:前后车辙相重合,符合规则:合辙押韵,富有节凑。平仄交替,抑扬顿挫。
1、2、4、6、8句末为平,3、5、7句末为仄(首句仄收,则1句仄)。
押韵:如我的例句押新韵庚,eng,ing,ong,Ling陵,Xing行,Nong浓,Ying迎,Deng登。(平韵仄无韵)
粘:是整句的合辙,即句式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二粘三,五粘四,六粘七,律绝都是头尾粘。
对:前后两句的词性和平仄相对应,词性相同平仄相反(至少)。
意:通篇布局——立意清新,境界高远,场景多变,情景交融。
2平仄规则
新韵七律:南京行记
1)此生数度莅金陵,2)甲午夏初独踏行。
1)平平仄仄仄平平,2)仄仄平平仄仄平
3)郊野麦黄新绿翠,4)荷塘水漾古风浓。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5)新朋阔论勤思勉,6)老友欢谈懒送迎。
5)平平仄仄平平仄,6)仄仄平平仄仄平
7)夜雨清心迷雾掩,8)青山逸志散翁登。
7)仄仄平平平仄仄,8)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是“规则规定”的句式,其中个别地方没有“合辙”(后边讲)。
3七绝基本句式
由前例可以看出,平仄格式只是有以下4句基本格式变化而来的。
基本句式:a、b平仄相对应,c、d平仄相对应,就这么4句。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他都是这4句变化来的。记住:变化过程中,保持句末字的平仄(1、2、4为平,1也可以为仄,如基本句式,3句必须为仄)
变化一:还是与基本是一样的,首句仄收。那么,就将ab和cd句交换一下。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变化二:将b句放第一,那么就只能有第三句的末字为仄,要凑够4句b句就需要重复一遍。
b)仄仄平平仄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变化三:将d句放到第一句,第三句末字必须为仄,d句重复一遍。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就变化出三种句式,七绝的平仄句式也就这样4个。看起来很多,其实就这么四句。这里关键的是变化三和四中的第三句,如何确定用a还是c句,这个属于用“粘”的方法判断,或者用我后边的口诀记忆。
4五绝基本句式
五绝的基本句式,只是在七绝的基础上去掉前两个字!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同样,也有三种变化句式。
变化一: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变化二:
b)平平仄仄平
d)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变化三:
d)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5七律句式
绝是四句,律就是八句,看起来很复杂,实际还是在基本句式里边。说的简单点,就是:将前四句重复一遍,更换一下第五句。也就是说,除了第五句,其他都是绝句格式的重复。
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变化一: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变化二: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变化三:
平平仄仄仄平平(d)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同样,五律就是七律去掉前两个字后格式。
6速记口诀
传统的校验方法是校验句子之间是否“粘”,要求不能失粘。也就是说:二粘三,四粘五,六粘七,律绝都是头尾粘。
如: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与第三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是平都是平,是仄都是仄,四五、六七和头尾都是这样。
试看一下,前面的句式,是否都符合这个规律?
传统的这种方法校验,一直沿用到现在,专家一般都这样讲解,我一开始反正就是被难在了这里!最后发现,问题主要是,确定了第一句的格式以后,根据粘的原则没有办法确定第二句的句式,这种方法,只能是“作品完成后的检验”,创作时不能当时就确定句式,不能按着句式的平仄来构思,所以,整的诗词创作很难!
为此,我利用理工科的思维,寻找其中的规则,按规则推理下一句的格式,这样冒出第一句以后,就知道第二句的句式,因而将句式的规范和语句的构思合并到一起进行。这样就使句式的规范不影响意境的构思,将创作和句式规范融为一体。
当然了,先决条件是住绝句的那四句基本格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记住了这四句,再记住下面的两句口诀:平收二异三反四同元,仄收二四反上联,五异三。
这样,你只要确定了第一句的句式,后边的每一句的平仄句式句就可以口诀“平收二异三反四同元,仄收二四反上联,五异三”推到出来了下一句的格式。
如平收:
1)平平仄仄仄平平(d)
2异)仄仄平平仄仄平(b)
3反)仄仄平平平仄仄(c)
4同元)平平仄仄仄平平(d)
5异3)平平仄仄平平仄(a)
6)仄仄平平仄仄平(b)
7)仄仄平平平仄仄(c)
8)平平仄仄仄平平(d)
如仄收:
1)仄仄平平平仄仄(c)
2反1)平平仄仄仄平平(d)
3)平平仄仄平平仄(a)
4反3)仄仄平平仄仄平(b)
5异3)仄仄平平平仄仄(c)
6)平平仄仄仄平平(d)
7)平平仄仄平平仄(a)
8)仄仄平平仄仄平(b)
7平仄对仗
就是上下联句式的平仄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上联是平下联就是仄。
如ab两联,平仄一一对应: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cd两联,也是一一对应。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前面介绍的句式包括变化的句式至少是第3句和第4句(颌联)、第5句和第6句(颈联)的平仄一一对应。这就是,为什么说格律诗颌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当然,也有一部分句式的第1句和第2句(首联)、第7句和第8句(尾联)的平仄也对仗,仄收的句式是全篇平仄对仗。
8词性对仗
对仗,分为宽对和严对。严对不仅要求前后联平仄相对应,而且词性也有严格的限定。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词性对仗,有宽对和严对之分,当然前面的平仄对仗也有宽严之分。能严对当然最好,但宽对也可以了。宽对至少要求前后连的词性要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郊野对荷塘,水漾对麦黄。
9一三五可不论
为了创作的灵活,保证意境和思想的表达,约定句式中每一句的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就是不拘泥于句式的要求,原来要求是平声,也可以用仄声,但是,不能出现“孤平”和“三平”。
所谓孤平是指一个句子里除了最后一个字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所谓三平,是指一个句子中的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续使用三个平声字。
如,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3个字用了平声如果灵活为仄,就形成除了第7个字以外只有第4个字为平声;如,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第5个字的仄声换成平声就形成连续三个平声。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有办法,人们约定的办法是叫“救”。也就是说,如果“在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则可以在本句或者下一句适当的位置对应再出现一下“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这个就不细说了。
10打油诗
一般人理解,格律诗的合辙押韵,仅仅是押韵,所以也就常常创作出一些只有韵脚基本“押韵”的作品。前面,我说了:我理解的合辙押韵是平仄合辙,符合规则,韵脚押韵。即使只是考虑韵脚,也应该是末字平仄和声韵符合规定,才叫合辙押韵。所以说,即使创作打油诗,也要满足最低要求:末字合辙押韵。
概括一下,至少应该遵循下面的口诀:
双句平,单句仄,平声押韵不能错。
四句绝,八句律,五言七字变化多。
如果做到这样的要求的 ,我认为才可以称为“诗”!
新韵五律:题希学公子《深山钟声》画作
幽谷苍松劲,晴空朗月明。
青烟凭地起,绿水绕山行。
薄雾随风尽,晨曦带露生。
林间相坐晚,客睡未闻钟。
以上是我一个外行的个人感悟,肯定不是学术,如果对老祖宗的学问有不敬之处,请多包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