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忧之一:未来利益不明,现有利益不保。改革的关键是人,改革的动力在于人的积极性,改革的阻力也来之人的抵触,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顺利改革。目前,人们普遍对现有人员身份转变所带来的风险和保障不清楚,一般认为:编辑部转制就是全部编辑人员的身份,由事业编制转为企业编制,放弃事业编制的各种待遇。对于“老人老办法”的含义不理解或者说不相信,怀疑未来能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事业编制退休”。
担忧之二:机制变化,工作模式不适应以及与兴趣不符。高校期刊主要是集中在学术或者是偏学术方面,编辑人员长期以来以“教学科研”组成部分的定位来办刊,主要的精力是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在学术评价、评价组织、论文写作和编辑加工上,以“指导者”——教师的角色与作者打交道。在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上,也是以编研结合甚至是以编教研相结合的模式来运行,除了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体现育人功能以外,还开展科学研究甚至是承担教学讲座任务。而目前人员学者编辑出版岗位,也是基于对岗位的这种认识而选择的。如果编辑部转制为企业,必然以出版经营为中心,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因此与自己的职业设计不一致。
担忧之三:普通期刊难以在市场化中生存。争一流、创名牌是学术期刊出版的永恒主题,但是一流也永远是建立在一般的基础之上。在努力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水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层次学校和不同层次期刊也存在着不同定位的客观事实。目前高校期刊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期客观定位的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作者需要不同的出版平台,不同层次学校对主办期刊有不同的功能定位,除了学术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以外,高校学术期刊的育人功能也是客观需要。另外,中文期刊的使命决定了其在我国学术交流中的基础性功能,而现阶段难以担负世界水平的责任。因此,大多数中文期刊也将在期刊出版的市场中难以体现出“市场价值”。 因此,普通期刊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普通期刊有存在的社会价值而没有市场价值,那么市场化的结果就是消亡。
担忧之四:学术出版失去学校的人财物的扶持,出版企业难以担负社会的公益职能。普通期刊特别是普通中文期刊的定位和属性决定了其市场价值和发展空间,其存在的主要理由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如果隔断高等院校与出版单位的组织联系,出版企业不是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而是需要其有能力承担,否则会被迫出现一批《大家》一样的期刊。而编辑部转企以后,学校与出版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市场主体建的关系,学校与期刊出版之间的资金和条件支持将变得困难,出版单位难以承担学术期刊出版的成本。
担忧之五: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员流失。由于期刊出版体制和模式的转变,工作性质和内容与高校编辑的个人职业规划不一致,加上对出版单位企业化前景的不确定的担心,高校期刊编辑出版队伍人心不稳是一个现实。由于高校期刊出版编辑人员多数是校内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甚至是教学岗位转过来的,因此出现人员倒流的现象不是不可能。目前已经出现编辑人员转聘教学岗位或实验技术岗位的现象。
我归纳了以上五点,以便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你还有什么补充!?为了你,也为大家,请留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