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再评拍照事件

已有 3845 次阅读 2014-12-30 08: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拍照, 手术室

再评拍照事件

李连达

近年有些媒体热衷于炒作拍照事件,并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我是从医58年的老医生,也是亲身经历一次大手术的病人。既是医生也是病人,我以双重身份回答问题。

一、记者质问外科医生:“如果是你的亲人做手术,你同意在手术室拍照吗?”我肯定的回答:“完全同意。”今年初因患重病,需做大手术,要全切及部分切除5个器官,3个吻合术。80高龄的老人做这样大手术,死在手术台上的机会远超过生存的机会。不做手术是等死,做手术是找死,但有一线生机。我选择了后者。但是外科医生要承担很大风险与责任。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没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水平的技术,不敢为我做手术。给我拍了多张照片,既是庆祝我死里逃生,也是为手术成功留个纪念,也是为了保存一份珍贵的科学资料。他们救我一命,拍照留念有何不可?何需无事生非、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在电视剧《青年医生》中,可以看到现代化的手术室,都有观察台、录像及拍照设备,可将手术全过程拍照、录像,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一些大手术,有特殊意义及难度的手术,几乎是常规的拍照、录像,并无不可。但是未经许可,不准公示于众,只可作为科研资料保存,或作为教学片给学生及进修医生或专业参观者播放,并无不可。此次拍照事件,未经许可,擅自广泛传播照片者不是这几位医生,也不是医院,而是热衷炒作的媒体,引起社会不良影响,应该承担责任的是这些媒体,而不是医院及医生。

  二、记者调查有51%的群众认为不应拍照。一些非医务人员不了解真实情况,不理解拍照的意义,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不调查广大医务人员对此事件的看法?有多少医务人员同意如此新闻炒作?如此小题大做、上纲上线?如此严厉的惩处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医生?

我以老医生及病人的双重身份,坦率的认为对此事件的宣传、炒作甚为不妥,对这些医务人员的惩处是不正确的。

三、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及媒体都应该重视发挥正能量,而不是小题大做,放大负能量。例如,我国先后派出几批医疗队去国外防治埃博拉流行。该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已有大批医护人员被传染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医务人员是冒死出征,充分体现了视死如归的决心,高尚的医德医风,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对于这批英雄为什么不认真宣传?充分发挥正能量?为什么很多媒体热衷于拍照事件的新闻炒作,而不关心这些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又如前几月有几位外科医生手术后累到在手术室地上,他们无私奉献、辛勤劳动、救死扶伤的精神,理应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正能量。但是很多媒体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冷漠对待。又如有几位麻醉医师,由于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太大,而英年早逝,死在工作岗位上,贡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些医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广泛宣传,发挥示范作用及正能量,但是哪个媒体进行了正面报道宣传?

如何发挥正能量,特别是医务人员的正能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主管部门及各种媒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854905.html

上一篇:新年祝福
下一篇:“官”当院士与院士当“官”
收藏 IP: 124.205.129.*| 热度|

22 唐剑锋 马红孺 苗元华 孙华 吕喆 李发堂 杨正瓴 张鑫 张国庆 胡文峰 张德元 蔡小宁 杨建军 孙永昌 冯新 姚攀峰 翟自洋 王春艳 侯成亚 peosim biofans forumk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