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如何获得 MPA 项目的国际认证(之三)

已有 9157 次阅读 2015-8-27 04:41 |个人分类:教学感言|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MPA, 国际认证, NASPAA

    这个系列文章是我根据个人体会很用心地写作的,其初衷是希望给国内打算取得MPA国际认证的学校提供一点儿有用的信息。文章在科学网受到了冷遇,并不奇怪。这里是科学网,做科研的人居多,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发表文章拿基金得诺奖。可惜这是我唯一开博的地方,明知文章不合读者口味,也只好发在这里。

    下面硬着头皮为这篇不合时宜的文章做点收尾工作。

    今年6月份我应邀回国,和其他两位专家一起,帮助上海一家很有名的高校的MPA项目做些NASPAA认证过程的准备工作。期间,还被邀请到北京一家著名高校的MPA项目,介绍NASPAA认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上个月,我又帮助上海这家高校审阅了他们的自评报告(self study report)。现在这个报告已经顺利提交,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取得认证。

    截止到去年,NASPAA只给了两家美国以外的MPA教学机构国际认证。第一家,是中国的清华大学的MPA项目,第二家是韩国的KDI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的公共政策硕士(MPP)项目。有不少中国的MPA项目在计划开始申请认证,有的已经在申请过程之中。

   下面是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对中国的MPA项目申请NASPAA认证的几点建议:

   第一,   要吃透文件,这个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谓吃透文件,是在准备自评报告的过程中,反复阅读理解NASPAA自评报告的有关要求,并按照其有关要求准备材料,撰写报告。

   第二,   要严格按照NASPAA的时间表来统筹安排申请工作,不能错过任何deadline。所谓统筹安排,是要做到尽量从容地准备材料,而不是等到截止日期马上到了,临时抱佛脚。这一点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需要好好规划。

   第三,   尽早确定统稿人。NASPAA的一切文件,包括自评报告、对报告的的回复、对实地考察报告的回复等等,都是用英文操作的,而且每次文本的篇幅都不小。在这个情况下,尽早选定统稿人是特别关键的。当然,这个统稿人的英文水平要说得过去,他/她还必须是对MPA专业有相当了解的专业人员。

   第四,   重视交流和借鉴。NASPAA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并解答NASPAA会员单位的问题。在准备申请认证的过程中,遇到不太确定的问题,可以也应该尽快跟NASPAA有关人员联系,求得解答。根据我个人的经历,NASPAA解答问题的速度是很快的。另外,NASPAA网站上有一些认证报告的样本,可以下载学习,至少可以学习人家行文的风格。

   第五,   宁简勿繁,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写作。NASPAA自评报告指南中,对很多项目下自评报告的篇幅都有字数限制。这些限制是很严格的,一定不要突破。在写作时,要注意不要超字数。因为最后的提交是在线进行的,字数超了,系统将拒绝提交。此外,审阅自评报告的COPRA成员,大约也没有时间去阅读报告中的长篇大论,语言简明会给审阅者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第六,   突出特色。如果自身的MPA项目有独到之处,一定予以表述。当然,这是在MPA项目满足了NASPAA要求的一般标准后才予以突出说明的。

   第七,   重视项目评估工作。NASPAA对项目评估及其重视,要求申请者在自评报告中详细汇报已经完成的项目评估,以及在评估基础上,项目所作出的改进措施。NASPAA对评估有一整套的指导性意见,建议好好领会。另外,NASPAA要求申请认证的MPA项目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并以单独文本提交NASPAA审阅。

   第八,   端正态度,积极应付。在申请过程中保持积极(positive)的态度很重要。申请认证的过程,对于大多数MPA项目而言,都是一个特别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根据国际标准审视自身的机会。繁文缛节很烦人,教条式的要求也常常令人沮丧,但如果怀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有成功的喜悦。相反,如果强烈怀着防御性(defensive)的态度去准备认证工作,把精力花在为自己的项目进行辩护上,则可能会忽略那些对自己项目有益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

(全文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916295.html

上一篇:如何获得 MPA 项目的国际认证(之二)
下一篇:数据说话:美国各类大学不同学科的教授平均工资水平
收藏 IP: 146.187.0.*| 热度|

2 武夷山 gengshud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