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炘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郝炘

博文

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精选

已有 9595 次阅读 2007-6-23 00:51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CI, 影响因子, 诺贝尔奖, 《科学》, 《细胞》

郝炘
 
为了避免发表韩国黄禹锡等的造假论文的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去年宣布,对“高风险”投稿将采用特别的审稿措施,包括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图像、或有关材料,以及说明论文每个署名者的贡献等。高风险投稿包括有出乎意料或反直观结果的论文(也包括可能有大的新闻或政治意义的论文)。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是最具创新、可能被称为“科学突破”研究成果。
 
《科学》每年收到12000篇原始研究投稿,发表约其中的7%,新的审稿措施会不会给编辑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科学记者Joe Palca向《科学》总编Donald Kennedy提出了这个问题。据Palca说,Kennedy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他估计每年的高风险论文在10篇上下。
 
换句话说,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之一的总编认为《科学》发表的最具创新的论文每年不过10篇左右,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1%。其实,突破性的论文不一定都是在这些国内看得最重的刊物上发表的。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说,“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已经有医学学位的Ciechanover 1976年从以色列军队退役,但是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是行医,而是科学研究,于是到Avram Hershko的实验室做博士研究生。在那个RNA很热门的年代,他的导师却让他研究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化学,从而发现了泛素(ubiquitin)系统,这项工作使他们在20多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们关于泛素(虽然那时后还没有用这个名字)的第一篇论文于1978年发表在一个小的刊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该刊物2005年的影响因子是3。而他们的这篇经典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经超过2000。
 
他们的第二篇重要论文1979年投稿到《细胞》,杂志主编没有把稿子送同行评议,24小时内就给作者发了退稿信。主编在信中夸论文有意思,但对其中提出的模型大为不解。主编说,如果作者能把模型中的1、2、3、4都解释清楚,《细胞》就可以发表。论文作者之一的Irwin Rose那年正好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可能因此把论文改投《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得以在1980年发表。(院士投稿或推荐的论文,院刊总是发表的。)他们论文中的模型至今仍然正确,而把其中的1、2、3、4全部搞清楚花了好几个实验室20年的时间。

这才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科学突破。
 
《科学》曾把黄禹锡等人论文评为2004年的10大科学突破(breakthrough)之一。然而两年后,黄禹锡事件代表的却是科学诚信的崩溃 (breakdown)。靠新闻发布出来的科学突破,即使是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发表的,也不一定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3639.html

上一篇:Merck的理想和信念
下一篇:按需分配:资本主义大学能做到、社会主义大学却做不到
收藏 IP: 174.21.135.*| 热度|

2 刘立 高友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