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皓的博文《怎样保证不获奖?-围观诺贝尔之乱谈》给想得诺贝奖的人指出了一定要避免的五个陷阱,但没给全。至少还有一个陷阱也一定要避免: 过早地离开该研究领域。
最悲惨的故事与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关。该奖发给了下村修(Osamu Shimomura)、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钱永健,奖励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的贡献。
然而,做出最原始工作的道格拉斯・普瑞舍(Douglas Prasher)却没有得奖。这大概是因为普瑞舍迫于生计,过早地离开了科学研究。他当初申请NIH经费不成功,没能在研究所得到终身职位。诺贝尔奖宣布时,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城里当免费班车司机。
根据科学史硕士研究生黎润红等人的研究,最早把注意力放在青蒿上的是余亚纲。黎润红在她的硕士论文中写道:
1970年,北京中药所的研究人员余亚纲再次查阅中医药文献,有依据的提供药物筛选,其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书是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他将《疟疾专辑》中所记载的方剂依次编号,计数808,其中非常山组方有519方,另加《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疟门”所收的专辑未载的无常山组成的方55方,总计574方为分析对象,然后把其中的单方陈列出来,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依据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前的总结为一个表,在其之后的方剂总结为另一个表;这些中药中有单独使用的,也有简单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删去重复的之后总结为第三个表;列出重点筛选的药物为: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单方使用经验,在复方中也频繁出现,有基础,认为它们值得反复动物筛选。此后送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鼠疟模型的筛选,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曾出现过对鼠疟原虫有60%~80%的抑制率,但效果不太稳定。
虽然效果不稳定,但最高达到过90%。1971年初,余亚纲被调去从事一项当时更重要的工作---寻找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受该病的困扰。所以,提取青蒿素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得不留给屠呦呦和组里的其他人了。
王鸿飞在他的博文《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背后的另一推手》中说,青蒿素和伊维菌素同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表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真正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能得认可。
让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陷阱,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形式,但作用也是相同的。罪恶的资本主义迫使普瑞舍离开了科学研究,而一切服从党安排的社会主义时代,让余亚纲不能继续做青蒿素的工作。
沙尔菲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曾表示, "Douglas Prasher's work was critical and essential for the work we did in our lab. They could've easily given the prize to Douglas and the other two and left me out."(道格拉斯・普瑞舍的工作对我们在我们实验室做的工作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他们[指诺贝尔奖委员会]本该轻而易举地授奖给道格拉斯和其他两人,把我排除在外。)
钱永健也表示,没有普瑞舍的贡献,他们做不出那些得奖的工作。沙尔菲和钱永健掏钱,邀请普瑞舍夫妇参加了诺贝尔奖授奖仪式。钱永健后来还在自己的实验室给普瑞舍安排了位置,让他重返科学研究。
他们的大度是不是品质高贵的表现不得而知。不管怎么说,诺贝尔奖一旦授出,就不会改变。就连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授奖也不会撤销。比如1949年的医学奖发给了用脑叶切除术治疗某些精神病的葡萄牙医生。这种治疗方法让不少患者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包括肯尼迪总统的姐姐Rosemary Kennedey。
屠呦呦现在诺贝尔奖已经拿到手了,要是能像沙尔菲和钱永健那样,表现得更大度点,指名道姓地承认其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而不是笼统地谦虚,说成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许有助于平息有关青蒿素的争议。
诺贝尔奖不能带来皆大欢喜的结果,是因为其对获奖者最多三人的任意限制。
诺贝尔委员会给今年医学奖编的故事是抗寄生虫药物。正如王鸿飞指出的,今年同获医学奖的伊维菌素和青蒿素的故事结局很不同,“越了解(青蒿素的故事)越会让人产生很多遗憾,而越了解(伊维菌素的故事)却越让人觉得完美无缺。”
伊维菌素的故事让人觉得完美无缺,是因为伊维菌素的发现者(Satoshi ōmura)和伊维菌素药物的发展者(William C. Campbell)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蒿素的故事让人遗憾,部分是因为诺贝尔奖的人数限制。只有发现青蒿素的一个代表人物被授了奖。不管是对青蒿素早期的提取和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还是对青蒿素药物的后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都没份。这似乎应了西方谚语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