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飞感慨“大家关心学术打假,远胜过关心学术中的积累和创造”。我们关心打假--即使自己不出来打假、也喜欢看别人打假--是有原因的。人类社会需要合作,这使我们进化出抓骗子的本性。在进一步解释之前,请读者解一下Wason纸牌问题。
有一叠纸牌,正面印有一个字母,反面印有一个数字。把其中4张平放在桌面上,我们看到的是4、7、C、A。问题:最少需要翻过哪几张牌来检验“如果牌的正面是元音则它的反面是偶数”成立?
先别往下读,请花点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把答案写下来,再看下面的问题。
4个朋友去酒吧,他们分别一个喝啤酒、一个喝可乐、一个是25岁、一个是16岁。法律规定喝酒的人必须至少是21岁,请问最少需要查哪几个人就能发现4位中是否有人违法?把答案也写下来。
心理学家用第一个问题测试各个年龄的人(包括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时,发现大多数答错。而对第二个问题,多数人能较快而且正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但是大多数人解决抽象的逻辑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检查是否有人欺骗的本领要大得多。Robin Dunbar在他的书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中指出,检查他人是否犯规是人的一种本性,可能来自进化中的群体选择。
远在人类打猎-采集的时期,一起追杀动物的伙伴需要每个成员都尽力协作,如果其中有人不出力或假出力,会给其他人增加危险,而且会降低捕猎的成功率。人们需要发现哪些人又想得到肉但又不肯真出力,以便以后不和不可靠的人一起打猎。能发现并惩罚骗子的群体,才能更好地合作,在进化中才有优势。
自私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群体合作的需求使人类社会进化出了道德、宗教等抑制个人私心,促进合作的机制。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些机制,Science杂志5月18日的“行为科学”专题部分刊登了一篇Jonathan Haidt写的综述,指出近20年来道德心理学的研究综合出3个原则:道德直观第一,道德思考是为了社会行动,道德约束社区也建设社区。
道德的进化研究提出,人们首先靠道德直观(moral intuition)来做道德判断。道德直观是基于感情的反应,比如对受痛苦人的同情、对不报答者的愤慨、对亲人的爱。这些反应的某些形式在人类与黑猩猩500万到700万年前分道扬镳之前就存在了。道德直观来得快、是自动的、而且通常是好/坏或喜欢/不喜欢的感情估计,不是经过调查、权衡证据、推断结论等有意识的步骤形成的。用语言有意识地从事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的能力来得相当晚,顶多是10万年前开始的。
Dunbar提出,语言进化的原因至少部分是因为人类需要知道其社区内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了解哪些人不可靠,所以人们普遍喜欢闲话,这是帮助他们发现骗子的渠道。大家都知道小报靠花边新闻吸引读者,其实,严肃的刊物也有闲话栏目,比如Science杂志的“新闻人物”(Newsmakers),只不过那里的闲话都是与科学有关的罢了。
检查一下你的答案对不对。题二的答案是查喝啤酒人的年龄、查16岁的人喝什么,因为我们不需要管喝可乐的人多少岁,也不需要管25岁的人喝什么。题一答案是将印有A和7的纸牌翻过来,因为形式逻辑的命题“如果p则q”是与“如果非q则非p”等价的。
郝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郝炘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2340.html
上一篇:
哈佛本科教改与五种头脑 下一篇:
保利饭 v. 保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