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phant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lephantd

博文

七七级大学生的今日微信生活 ( 九) 生态基因分析问题

已有 2954 次阅读 2014-6-16 16:0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生态基因分析问题

2014-06-16

Elephant(zlwu)11:51

旁观大家的大道理,模糊地看到:为什么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生态二字满天飞,可能与如此推论,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理人,其DNA也不同有一定关系。

大家都想钱,有些DNA 近似的人,想着想着,其管他三七二十一基因发达,就都进入唯钱是捞的共同爱好中去了;另外一些DNA 近似的人,想着想着,其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基因发达,就算了算了,留下清高傲骨

如此推论,生态学,真的是21世纪的综合科学。

那么,那些贪了几亿却不敢花、不敢腐,终日骑自行车上班的大官,就是患有基因混乱表达综合症了。

大约是1998年至2004年,我参与了两个国际援助项目,来自荷兰、德国的专家,到中国的前3个月,真的,很绅士,言语文明。之后,就不行了,丢垃圾(比如空的啤酒瓶),大声嚷嚷,很家常。

这些有着社会文明基因的人,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就不文明了。

大脑反映出的意识,虽然由大脑基因控制,但能不能表现出来,则取决于环境?!

我们知道,大熊猫、人类,各有一套基因结构,物质的。我们知道人类有意识,且有神、灵,进而是宗教;但,我们不知道大熊猫有无意识,有无宗教。

如果大熊猫没有宗教层次的意识,那么,生物界就仅仅是人类自我独尊了。

杨平 12:25

大象的生态基因分析太有特色了

Elephant(zlwu)12:27

我们所述的环境,不仅仅是光溫水土,山川河流,实物人类,这些的东西;还有人类社会给出的信息

刚刚起步的生物信息学,可能要在我们所谓物质与意识这个领域开展更多研究,我这样遐想。

李建伟 12:29

如照大象的推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意识,宗教,信仰。它们用它们的语言方式,人不懂。整个世界都有情。

徐徐 12:54

大象,你遇到的这几个荷兰专家,德国专家,问过他们信何教,是真正的信徒否?

chuchu楚小平 14:38

大象提到的几个外国专家应该不会是什么信徒吧!曾经有一个故事,讲一北大非常优秀的中国男生和一外国女生相恋。一天两人出去逛街,过马路时,红灯,没有车辆来往,小伙子就径直走了,女孩就一直等绿灯。待回到学校,外国女孩提出和男孩分手,理由是,红灯都敢闯,何以了得!后来小伙子吸取经验,和学校的一中国女孩恋爱,同样的情况,男孩就一直等绿灯,女孩看无车无人,红灯亮照样穿马路,回到学校女孩和男孩分手。理由是,连红灯都不敢走,胆子也太小了,还干得成什么事啊?

虽然故事有点夸张,但说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会有不同的认识。

对于普通人,很多行为都是受环境影响的。如在国外乘公交车乘地铁你会自觉的排队,而在国内,上车无秩序,你不会待所有人都上了车你才上。

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要有好的环境,才会有更多好公民、好员工、好孩子。


xy许亚 14:48

兆录叫大象?什么意思?[惊讶]

Elephant(zlwu)15:04

我遇到的几个荷兰人,德国人,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信徒。但是,刚刚接触,那种绅士,那种傲气,很是让我敬仰的。后来,他们不那么绅士了,特别是接替Josefmargraf 那德国小伙,没有margraf 的绅士,却很希特勒。我认为他们理解了再绅士就不合群的道理。当然,大家追问他们是否信徒,莫过于要证明,信徒是好样的。

1990年第一次去西双版纳,一傣族老咪涛十分热情(故事写在我的一本书的序言里了),对傣族另眼相看。后来,到保护区、植物园工作,发现汉族为首的环境破坏者摧毁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受害最大的是野生亚洲象。

故,不顾他人劝告,转行研究人象关系,带出5个弟子,今年又招了一博士,也想再继续研究野生亚洲象。

所以,在我的所有网络名里,都有elephant 的字样。

xy许亚 15:06

哦,很有意义[]

Elephant(zlwu) 15:12

上星期,刚收到我的一篇论文刊印件(Springer出版社一本书的一章),题目就是中国西双版纳忽视(藐视)传统生态文化与人象冲突The neglect of tek on wild  Asian elephant-related problems in Xishuangbanna,SW China.

陈洁-大学 15:13

到时候可以拜读吗?很感兴趣

Elephant(zlwu)15:15

我发给你。

洛桑多吉 15:18

是呀,建议大象文章发苑里。[][抱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1431-803851.html

上一篇:专业知识强身,综合素质健体
下一篇:困惑的独龙江
收藏 IP: 222.172.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