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科研的三个应有的层次 精选

已有 21131 次阅读 2014-11-4 06: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评价, 基础与应用研究, 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主要应该为产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还是国家应增加资助一时看不到具体应用的基础研究,一直是科学网上的一个议题。最近,彭思龙(2篇)、陈楷翰、汪晓军发文提及产学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引来热烈的跟贴。作者及多数参与讨论者不但持有前一种主张,还对没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提出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83919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8371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1693&do=blog&id=84021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2399&do=blog&id=840471

依我看,不但这两类研究都该得到资助,而且其间还存在着另一类特别值得资助却被长期忽视的研究——转化研究。不该资助的是哪一层次也归类不进去的单纯为了考核发文章的“研究”。读者在产生疑问,意欲争论之前,先听我把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解释一下?

层次1: 以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目的基础研究;

层次2: 将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转化为相对成熟,产业界可接盘的转化研究;

层次3: 以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为目的的应用研究。

层次1可解释为那些探讨人类的未知和挑战人类的未能的研究。我没有按照人们习惯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来划分是因为诺贝尔奖也未作此划分。PCRSTM、激光冷冻、激光通讯、蓝光二极管、单分子光学显微镜等获奖工作属于挑战人类未能的技术突破。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旦得到认可,其贡献者亦得到相当的精神和物质回报。

问题是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距离成熟的产业技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跨度,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即层次2的研究,才能转化为可行性得到充分证明,诸多要素得到大体优化,产业界愿意接盘的相对成熟的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需要巨大投入的研究活动已经丧失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因发现或突破已经完成。于是,转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不欲接手的工作,前者嫌之学术价值不高,后者认为其可行性不明,投资风险过高。政府和产业界大声疾呼“产学结合”数十年却问题依旧,就是因为我们在法规、政策、商业氛围、科研文化上没有形成一套自恰的机制,使得投入转化研究的人们得到与其聪明才智和所承担的风险相匹敌的精神与物质回报。我们的法规政策铺垫如何滞后于转化研究的需要,应如何改革一两句话很难交代,容另文专述。

以解决生产中(包括环保)具体的技术难题为目标的研究,即层次3的研究,无疑也是重要的,是企业欢迎,而研究型大学可以做出贡献的领域。在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企业的科研能力普遍低下的时代,这一层次的研究尤其应当鼓励。但是,这类研究不可代替上面两个层次的研究,研究型大学应有相当部分的研究者从事层次1和层次2的研究,以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思维水准和战略技术储备。

其实,引起人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争论的是那些不入任何层次的研究,即大量的、单纯以发论文应付考核及个人升迁为目的的“研究”。我一向认为单纯充实自己的考核指标与解决重要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是大不相同的两个职业。由于第一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其中以科学发现为目的的研究的有型成果就是论文,而我国官本位的学术评价机制讲究的正是行政方便,不必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这就使得单纯追求论文的“研究”和追求科学发现的研究难以划分。现实中还有大量的、做着有用却不太重要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如同在一部大辞典中填写个别不起眼的字条的研究。这些研究当然值得做,而且有着相当的人才训练意义。但是,由于其显性成果也是论文,而且量大,就使得单纯炒论文的“研究”可以轻易混入其中,浪费科研资源和发表资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840891.html

上一篇:中国亦或美国更有利于张益唐的选择?
下一篇:单说吴清源对围棋艺术的贡献
收藏 IP: 123.157.77.*| 热度|

27 蔡小宁 陈楷翰 姬扬 曹聪 赵美娣 李红莉 刘军胜 黄永义 李伟钢 王金良 陆俊茜 王汀 汪晓军 陈安 韦玉程 李学英 梁洁 wgq3867 biofans shenlu m82a1 zhouguanghui Majorite truth21ct uneyecat zjzhaokeqin ab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