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最近用“归来吧”这样感性的语言呼吁更多的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服务。依我看,施一公的说服力不在这篇文章,而在“归来吧”的背后所做的事情和所讲的道理。
如果说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科学素质,那么,这素质中即包括科学的高峰,也包括学术文化在整个社会风气不佳的前提下先行提升。施一公最有说服力的地方在于他和饶毅不久前为《科学》所写的社论,通过公开质疑科技资源分配机制的方式提升民族的学术文化。施一公的说服力还在于他自己曾经的表示,大不了到中学教英语(记忆于媒体报道)。如果属实,说明施一公的“归来吧”做了归来奋斗,以及“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准备。施一公的说服力更在于他和王晓东的对话(引自施一公的“归来吧”文章),“我们欠中国15年全职工作的时间”。这句话的说服力远大于豪言壮语和感性煽情,以至可以用林彪的“一句顶一万句”来形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388133.html
上一篇:
研究生应该在意做什么课题下一篇:
问题不在自律、不在文化、在于有权执法制度的人们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