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六十四)

已有 4312 次阅读 2016-1-15 09:5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16年1月4日,墨西哥查帕拉湖,一群白鹈鹕在水面捕食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1月4日报道,芬兰北部一座湖面上上演了鱼鹰一次捕到两条鳟鱼的惊人一幕,这一幕恰好被一直蹲守在旁的49岁的俄罗斯业余摄影师伊戈尔拍摄了下来。在飞出水面的一瞬间,它的两只爪各抓住一条鳟鱼,翅膀完全张开,翼展足足有1.8米宽,且十分有力。49岁的俄罗斯业余摄影师伊戈尔已经在此等候有好几个小时,捕捉到这一幕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因为通常情况下鱼鹰要尝试6到7次才可能成功捕捉到猎物,像这样一次出动就捕到两只猎物的情况十分罕见,而且鱼鹰的速度非常快,就使得拍摄更加困难。

新加坡裕廊飞禽公园,鹈鹕潜入水下且喉囊中装满水的一刻,鹈鹕的喉囊能容纳10升水

美国加州南部海岸以外160公里处的科特斯滩附近,一只好奇的斑海豹在海藻丛中探头探脑

水面之下    摄影:Gaby Barathieu  科摩罗马约特岛附近海域,一只海龟为了透气浮上了海面。马约特岛以海龟而闻名,你来掌镜摄影师Gaby Barathieu一直以来都想要亲眼看看这座这座岛屿,然后拍摄一张可心的照片。“我到那里的第一天晚上就完成了这幅作品。”Barathieu这样说道。(国家地理中文网“每日一图”2016-01-12)


加灣鼠海豚因漁民濫捕石首魚而被誤捕,現面臨絕種        据英国《卫报》网站2016年1月12日报道,如今,全世界的小头鼠海豚数量还有不到100头,谁也不知道加湾石首鱼还剩下多少。鉴于这两个物种目前的危急状态,生态环境保护者希望本周在日内瓦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大会将对此采取强有力的行动。环境调查机构海洋运动的小组负责人克莱尔·佩里说:“小头鼠海豚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这一物种因为相对来说数量不多的一些中国消费者对加湾石首鱼鱼鳔的需求而走向消亡。”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石首鱼科(其中包括加湾石首鱼)的鱼鳔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不过,科学研究尚未发现食用鱼鳔对健康有任何好处。除了网上的销售渠道外,加湾石首鱼的鱼鳔目前仍然在广州和香港的市场上公开出售。据该机构说,这种鱼鳔由于价格不菲,被称为“水生可卡因”,尽管近两年来价格已经下降了60%到80%,目前的售价依然高达1750英镑到6500英镑。佩里说,购买这种鱼鳔的大多是中国的有钱人,买来作为“收藏品或礼物”,甚至作为投资。加湾石首鱼鱼鳔非法贸易与小头鼠海豚有何关系?渔民用刺网捕捞加湾石首鱼时,会在无意中捕到小头鼠海豚。被捕到后,小头鼠海豚会出现窒息并溺亡。 1997年,生态环境保护者曾估计全世界总共有567头小头鼠海豚。去年,他们只发现了97头。这被归咎于在加利福尼亚湾用刺网捕捞鱼虾和鲨鱼以及越来越多地用这种方式来捕捞加湾石首鱼的做法。佩里说,拯救小头鼠海豚的方法“显而易见”,“所有刺网必须从这一物种的活动区域内永久性移除”。

加湾石首鱼

金錢鰵(白花膠)

据香港《新假期》周刊2015年6月《恥與真心膠為伍》报道,以黃唇魚製成厚身的金錢鰵(白花膠)補身,據說可消除疲勞,加速傷口癒合,由於過度捕魚,黃唇魚已幾近絕跡香港。綠色和平年初開始追蹤調查,發現不少香港商人將外形與黃唇魚極相似的墨西哥石首魚,製成白花膠在港出售。墨西哥政府早於1976年已立例禁捕石首魚,但白花膠有價有市,令當地漁民不惜以身犯法。不過,石首魚繁殖需時,因濫捕而接近瀕危絕種。而加灣鼠海豚同樣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亞灣,漁民捕魚時令不少鼠海豚誤墮漁網,五秒便窒息死亡。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補充:「近年多人關注魚翅,不少飲宴為避嫌,以花膠代替魚翅,但對花膠係咪採用瀕危物種卻不關注。」動輒幾十萬的石首魚花膠,普羅大眾其實沒能力買來食用,故在港炒賣居多。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Totoaba macdonaldi),又名加州犬型黄花鱼或麦氏托头石首鱼,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北半特有的一种石首鱼,可以生长至2米长及100公斤重它们主要吃辐鳍鱼及甲壳类。它们以往数量很丰富,但因密集的捕渔令它们变得很稀有,故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及被列为濒危物种。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谢春刚怀抱着野生扁吻鱼        新华网乌鲁木齐2016年1月4日消息,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研究室近日发布了《新疆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全区有99种动物被列入该名录,野马、高鼻羚羊被确定为野外灭绝;长颌北鲑、白鹳被确定为区域灭绝;扁吻鱼、白头硬尾鸭、野骆驼、戈壁盘羊、原麋、河狸等物种由濒危提升为极危。此外,40种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44个物种被列为易危,阿尔泰林蛙、岩羊由易危降为无危。

本博主附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列为一类保护(与大熊猫为同一等级)鱼类有四种:生活于长江的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生活于新疆的扁吻鱼(俗称大头鱼、老虎鱼)。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海洋公园最长寿的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Jessie于2016年1月10日晚上10时30分逝世,终年约44岁。据初步临床及解剖结果,Jessie死因是严重肾功能衰竭及腹膜炎,但仍有待细胞组织的详细化验结果海洋公园动物及教育部执行总监蒋素珊指,Jessie在1月9日出现食欲下降,直至10日上午情况仍未见改善。兽医经验血后,发现它患上严重的突发性肾衰竭,情况危殆,但两日前其血液样本和肾功能指数均未见异状。公园的兽医团队全力进行抢救,可惜它的情况持续恶化,最终与世长辞。园方估计Jessie离世时约44岁,较一般野生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的37岁为高。Jessie在1978年1月从台湾澎湖列岛到港,当时年约5岁至6岁,加入海洋公园已逾38年。它曾参与海洋剧场的展示和教育活动,并对其物种的科研工作贡献良多,当中它的女儿Maya今年已年满15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112日报道,80头短鳍领航鲸日前冲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海滩并搁浅,集体自杀。救援人员与当地居民尝试救援,将它们重新运回海中,但随后鲸鱼又再次冲上海滩尝试自杀,最终至少有45头鲸鱼丧命。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99日报道,在美国加尔卡修湖,当地船长埃里克·Erik Rue拍到了一只罕见的粉色海豚。因为遗传断层,这只宽吻海豚全身呈现出粉红色,惹人喜爱。据说,它已经怀孕,可能会产下粉色小海豚。最近,船长埃里克发现这只粉色海豚在约会,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粉色海豚出生。埃里克说:“自从我第一次发现这只粉色海豚,我一直观察着它,它以前经常和它颜色正常的妈妈游泳,而现在它独自或者和一群海豚游泳。它经常在夏天游泳,近几周,我见了它很多次,它看起来很是健康快乐。它真的是百分之百全身粉色。” 埃里克称,当他在2009年第一次拍下这只海豚时,它还是一只粉色的海豚宝宝。他说:“它从头到脚都是粉色的,没有缺陷,眼睛是红色的,皮肤看起来很光滑。我已经看到它四五十次了。很明显,它已经和它的家人在加尔卡修湖安家。” 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海豚看上去受环境或者阳光的影响不大,只是它比其他海豚在水下待的时间要长一些。

关于这只罕见的粉色宽吻海豚(也称瓶鼻海豚),2009年已有报道——


中国网2009年3月3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当地船长在加尔卡修湖拍到了非常罕见的一只粉红瓶鼻海豚的图片。当地租船船长埃里克·鲁伊称,他在那只粉红瓶鼻海豚在加尔卡修湖出现后一直对它进行研究。加尔卡修湖位于美国西南墨西哥湾以北,是一个内陆盐水湖。自人们发现那只粉红瓶鼻海豚与其它正常颜色的海豚一起活动后,参观者纷纷慕名前往加尔卡修湖。42岁的鲁伊船长称,粉红瓶鼻海豚的眼睛是红色的,它和另外四只海豚在一起,其中的一只看起来是它的母亲,从未离开其左右。鲁伊称:“我是碰巧看到那些海豚的,我注意到一只海豚的体重较轻,它完全是令人震惊的粉红色,皮肤看起来很光滑。我从未见到类似的东西,它的全身都是粉红色,看起来是刚从染料箱里出来。我已发现它有四五十次了,很显然,它和家人已在加尔卡修湖安家。现在已经长大,有时会离开母亲去玩耍和进食。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只海豚看上去受环境或者阳光的影响不大,只是比其它海豚在水下呆的时间要长一些。我对能看到这样令人惊叹的动物感到很幸运,我非常有幸地在它经常到访的地方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客人对于有机会看到这样独特的动物总是感到很激动,我们盼望它能够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鲸类和海豚保护组织的高级生物学家里吉娜·斯尔维亚称,粉红瓶鼻海豚“真的非常美丽”。她说:“我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从未看到过这样颜色的海豚。尽管它看起来是粉红色的,但这其实是海豚的一种白化变异,目前还不清楚它所继承的是何种白化症。它是一只真的非常美丽的海豚,但人们应当小心谨慎,要尊重它,从远处观察它,限制观看时间,不要去追逐或者骚扰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950502.html

上一篇:吴振斌第三部学术专著出版
下一篇:重读陈宜瑜《长江里的鲸——白鱀豚》
收藏 IP: 27.16.112.*| 热度|

7 尤明庆 朱晓刚 李颖业 谢平 徐旭东 科苑往事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