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惭愧,我好像很少写图书馆相关的博文,虽然个人分类里有一个“图书馆那些事”,不过看了下好像那些博文占自己总博文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今天看到王启云老师的博文“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受到触动,想说一说图书馆评估这个事情。
熊丙奇说“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这话很对,图书馆是为学校的师生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服务的,但到了本科院校评估的时候便只剩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这个指标了,为了达到评估要求的指标,许多高校动脑筋想办法去完成,完成的便只是一个数字。而王老师说“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这话也对,站在一个图书馆员的立场上,更要说这话太对了!因为许多图书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评估,才能得到学校的一点重视,争取到一点经费,多少改变一下自己的面貌,否则可能更难获得发展空间。从图书馆的角度,恨不得评估所列指标更多一些,把经费、设备、人员配置等等都列进去,那样一旦要进行评估,不用再去求爷爷告奶奶,领导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达到这个指标。
不过无论是图书馆的评估还是其他评估,其实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只满足评估需要的指标,而一个图书馆所需要的整体却被割裂了,或者是图书馆本身的价值和目标反而被忽略了。举个例子,当“多少范围内要有一个图书馆”成为一个评估指标的时候,许多地方兴办各种社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热情便空前高涨,相关部门也会拿出经费来支持这样的建设,但评估结束后那些馆却很难获得持续的经费支持,往往便陷入或苦撑、或关门的境地。当“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成为评估指标的时候,许多图书馆便开始实行不剔旧的政策,不管这些图书是否有人需要,任由过时的图书和破旧的图书充斥着书架。所以,有的时候就在想,评估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评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现在已经被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玩得娴熟,便演变成一种相互之间的博弈。这样的博弈其实双方都有抱怨的,管理者感觉很累,下级就像个不自觉不听话的孩子,要你事无巨细都把规矩定得明明白白的,一个疏忽出点漏子便说是你没定好规矩;同样被管理者同样感觉很累,本来让他去跳舞,便应该有自我发挥的余地,但现在却给了种种限制和规定,让他要戴着镣铐跳舞,失去了跳舞的乐趣,他便干脆不跳了。想想有多少评估、标准、指标,最后并没有达到目标,却成了玩弄数字游戏或弄虚作假的温床。所以我在王老师的博文下有一个评论:标题应该改为“目前的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评估让图书馆可以争取到本该有的经费和资源,否则那点可怜的经费都可能没有了。但靠评估维持的图书馆其实一定是有各种毛病的,许多毛病正是评估带来的。哪天图书馆不需要评估也能正常运行和发展,图书馆才算真正找对了位置。
其实评估不应该只是几个数字,应该考虑到各种综合因素。比如不要只看这个图书馆有几本书,而要看这些书多少是被读者借阅的,有多少读者借不到他想要的书。要是一个图书馆“生均图书量”是达到了,但书库爆满大量的图书其实是堆在走廊上和地上,还影响了读者的正常找书和借书,就应该扣分。而如果一个馆数量并没有达到,但藏书的利用率很高,还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渠道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那是实实在在应该加分的。这和科研评价中不能只看SCI其实是一个道理,可叹的是这样的评估和评价至今还在许多地方大行其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