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老炮儿-古典流氓​

已有 12472 次阅读 2016-1-3 08: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老炮儿-古典流氓


《老炮儿》是最近很火的一部大片,很多人写影评,包括科学网著名博主YC,评论的很精彩。我在她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947584.html )后面有过这样一句留言:“《老炮儿》演绎的是古典流氓与后现代流氓的精神与物质的冲突,寓意深刻。”

也许有人会问,流氓也分古典与后现代?什么是古典流氓?古典流氓的最大特点就是骨子里有那么点侠义精神,所谓路见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流氓并不是个贬义词,他们的精神图腾很多就是《水浒》里那些绿林好汉,义薄云天,为朋友两肋插刀。除此以外,古典流氓还必须具有如下几个条件。

第一,不打女人。这在《老炮儿》里已有展现。当时六哥(冯小刚)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跟“三环十二少”交涉的时候,对方一小混混话不投机扬手就给一个女孩一耳光,六哥当时就很不屑,说,再怎么着也不能打女人。在六哥眼里这小子根本就不配称为流氓。在古典流氓那个年代,很多女孩的梦想并不是明星,模特儿,白富美,而是占山为王的压寨夫人。这多少能说明古典流氓还是有魅力的。在他们身上还是残存着一些绅士的气质。

第二,打架不能告对方父母,更不能报警。这一条展现的是古典流氓之间那种纯粹的对决,谁强谁弱靠得是自身的能耐,而不是借助其他的力量。打输了,就哭着喊着向对方家长告状,甚至报警,这是孬种的表现。所以,古典流氓之间,单挑是对决时最常选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最能在流氓群体中有说服力。话说这种单挑精神是有历史的。我小时候无论听《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的评书,对里面的数不清的两军对阵的描述一直很是疑惑。疑惑的原因是两军对垒,哪怕一方只有三千人马,而对方有三万,只要三千人这边的主将跟对方主将单挑胜了,三万那边一定是兵败如山倒,不堪一击。我一直怀疑,主将之间单挑的胜负真的如此重要?要知道对方那可是三万,十倍与三千,即使主将败了,下面还有两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怎么打也不会输给三千人啊?!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很确定古代的战争是不是真的像小说演绎里描述的那样,都是通过主将之间的单挑来决定胜负的。但从这些演义里,我们不难看出,人们骨子里对争斗公平性的认可。一对一单挑无疑最公平,最能展示人类最原始,最雄性的本能。古典流氓就有这个品质。

第三,打架有分寸,很少致命。关于这一条,《老炮儿》同样有描述。当时,六哥被三环十二少给扇了一记耳光。打人不打脸,这样的羞辱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六哥找到了当年的兄弟”闷三儿“(张涵予)。张涵予说现在这帮小子下手没轻没重,动不动就死人,实在是不懂规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的规矩,古典流氓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们打架,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殴目的并不是杀人。看过《血色浪漫》的朋友,可能都记得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当年北京的顽主代表钟跃民和李援朝合谋要对付新街口的”小混蛋“。小混蛋那可是当年四九城出了名的亡命徒。当时钟跃民和李援朝心里都没底。因为即使像钟跃民和李援朝这样的北京顽主头子,就是再心狠手辣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杀人,也不敢杀人。

第四,古典流氓的江湖恩怨只限于流氓之间,不伤及普通人。古典流氓之间的打斗主要集中在他们那个圈子。这个圈子跟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交集。所以很多普通老百姓并不很讨厌古典流氓,他们的”英雄事迹“甚至在民间流传。

第五, 基于上述四点,古典流氓的打架斗殴其实很少跟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他们打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钱。所以,即使古典流氓的江湖地位显赫,但经济条件并不怎么样,甚至很潦倒。那么古典流氓一旦跟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会怎么样呢?那古典流氓就不再是古典流氓,而是黑社会。也就是说古典流氓是不同于黑社会的。

这里定义了古典流氓,那么什么是”后现代流氓“呢?之所以成为后现代,也就是超越现代的意思。《老炮儿》影片里的”三环十二少“当然不是古典流氓的范畴。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流氓。他们生活奢侈,超现代,穿名牌,驾豪车,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这个群体的最大问题是他们不清楚自己的钱是怎么来的?他们的社会定位在哪里?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是不安的,他们只能通过嚣张自己的言行来掩盖内心的软弱与无助。

很多影评认为《老炮儿》是在向以王朔等为代表的当年北京大院长大的那代人致敬,因为他们还懂规矩,有底线。进而对一些九零后仰仗父辈权势,不学无术一代的批评,批评他们做人做事没有底线,没有信仰,难堪大任。而我的理解还不尽相同。我更愿意理解《老炮儿》致敬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那就是,绅士,敢作敢当,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士大夫精神。批判的是那些见利忘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丧失做人做事的底线的当代国人的通病。而六哥和三环十二少只是些不太典型的载体,仅此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947695.html

上一篇:科学网​的未来
下一篇:男神​陈道明艺术观的学术解读
收藏 IP: 134.148.194.*| 热度|

36 梁红斌 姬扬 徐令予 曾泳春 余昕 李学宽 李宗昌 应行仁 黄永义 谢长花 杨正瓴 董焱章 田云川 胡传亮 朱晓刚 朱朝东 徐耀 汪晓军 霍艾伦 韩玉芬 刘钢 黄智勇 郭战胜 杨通 白龙亮 王林平 鲍海飞 曹须 赵鹏 clp286 wangqinling shenlu biofans ncepuztf htli haishanzhid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