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aching 在澳大利亚(1)
写这个题目是应一个网友的要求,说他是一个在澳洲一所大学新入职的讲师,马上要面临给一帮外国学生上课,非常紧张,压力很大,而网上介绍与teaching 相关的经验并不多,问我第一次teaching 有什么感受?我说我第一次teaching 的感受是:出乎意料的过程和结果让我悲喜交加。
在写我的teaching 感受之前,以我有限的了解我想先谈一下国外,主要是澳洲对教学(teaching)和科研(research)的关系的认识。在国外经常上MITBBS faculty版的朋友都会看到很多讨论两者关系的帖子。大家之所以这么热衷这个话题,主要原因是二者的关系其实不太容易处理好。
首先,我们先聊聊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一半。说到教学,这里我们先把大学教授(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要有教书育人的这个责任放到一边,单纯教学而言对一个教授的职业发展而言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好处是很显然的:第一,说起教学(这里的教学既包括本科生的教学也包括研究生的教学,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问题以后讨论),教什么呢?外行人都会觉得你们都博士了,都教授了,那还不啥都会啊,想讲啥还不顺手拈来啊,给本科生上课那还不小菜一碟啊。话说您也太高看博士了。博士并不是知识渊博的不得了的人,像大海一样。博士只是在你的博士论文研究的这个很小的领域做得比较深入,完成了博士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的这样一个群体。一旦离开博士论文这个领域,都要老老实实地谦虚学习,根本谈不上专家。那外行人又搞不清楚了,既然博士都这么个熊样,研究的面都这么窄,还教啥呀,还怎么给学生上课啊?那您又错了!博士不同于本科生,硕士生的最大区别在于,合格博士有独立科研的能力,独立科研的能力就是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您这个独立科研的能力跟教学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太大了!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意味着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本科生教学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或加强这种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一个没有独立思维的老师是很难培养出有独立思维的学生的。刚才我们提到博士的知识面未必很广,而本科生的课程通常涉猎的面都很广,怎么办呢?别无他法,博士们如果想搞好教学,必须要重新学习,深入学习。因为博士们都有着很强的自学能力,这个重新学习的备课过程一般都不会很难,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相较自己的博士论文,博士们会很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这种拓宽,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博士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大家都知道,一旦博士毕业了,还继续吃博士论文的老本,还继续赖在博士导师的领域不肯走,是没出息的表现。
除此以外,教学还有第二个好处。那就是提高教授们的表达能力。您可别小看这个表达能力。一个人混的好与坏,全靠一张嘴。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强,都会戏谑这人能摆划,能忽悠。其实真正好的表达能力并不见得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吐沫星子满天飞。作为一个理工男,我甚至不太喜欢像于丹那样演讲起来过分地华丽。她的那些演讲听起来似乎很流畅,很热闹,甚至很逻辑,但给我的感受是所接受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我相信好的学生其实需要的是知识的干货,喜欢的是入木三分,刀刀见血,而不是看热闹。要想有这样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要勤学苦练。怎么练呢?当然你不能拿本科学生随便练手,你的每一次授课,学生都会记着,学期结束都会给你打分的,这个会影响你将来的职称晋级,绝非儿戏。既然不能拿学生练手,就只能麻烦家人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你的家人,亲人也不见得是你的专业,听不懂怎么办?问题妙就妙在这里。你想想,如果你能把你要讲的东西给豪无相关背景的老婆,孩子给讲明白了,那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和表达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准。我们很多时候没把学生教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并不在学生而是我们自己本身都没把问题彻底搞懂。
前面我们提到了教学的好处,那么教学还有什么坏处吗?当然有!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学的最大坏处就是占去了大量科研的时间。搞过科研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整块的时间对科研非常重要。而教学,你总要备课吧,尤其对新入职的助理教授而言,更是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且是不停地间断你整块的科研时间。也就是说教学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你在科研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全世界的大学数以千计,千差万别。那么但就华人教授而言,有位学术前辈曾经说,一个华人要想在海外的学术界占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科研是必须第一位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告诉我道理很简单,相对于科研,教学这块相对还是容易的。也许最开始一两年教学会有点吃力,一旦你熟练了,轻车熟路了,就不会有很大问题。但即使这样,无论你在科研为主的大学,还是教学为主的大学,作为一个英语非母语的外国人,教学这块你很难达走到最顶级水准,举个例子每年大学的VCTeaching Award 有几个会给华人?这种语言上先天上的劣势必须要承认。科研就不同,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大家拼的是谁更聪明,谁更努力。这一点,无论你来自世界哪里,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你看看无论欧洲,美洲还是澳洲,但凡出类拔萃的华人学者,无一不是科研这块非常突出。这里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你要放松对教学的重视。教学对一个大学而言,对一个大学的校长或各级院长,系主任而言,他们的重视程度甚至高于科研。但涉及到每一个教授个体,你不能站在校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校长的角度是人尽其才,自己的角度是扬长避短。并不矛盾。我曾经问过一在美国的朋友如何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他说,教学绝不能很差,至少要保证最后的评估中等水平偏上,而科研上必须冲到前面去,否则压力会非常大。
最后说说科研对教学的影响。这里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关系也是很显然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没做过科研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如何告诉学生最新科研进展,如何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做过科研的人,或者说科研水平较高的人就是面对相同的教材,相较没做过科研的人,理解的深度也很不一样,这里不仅仅指专业课,基础课是同样的道理。
这篇就到这,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理论”,下一篇会结合实例聊聊一个中国人是怎么给一帮外国人上课的。酸,甜,苦,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