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咬咬牙就上去了 精选

已有 13944 次阅读 2014-9-19 14: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咬咬牙就上去了


最近在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本来按计划这个月要完成两篇论文,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经常打断我的写作思路。写东西的时候是不能被打断的,一旦打断,再捡起来的时候,即使意志再坚定,那种状态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回来。有时候竟也怀疑,是不是老了?当年那个遇挫愈勇,连续作战的劲头哪去了?

十多年前我在香港读博士的时候,认识一位访问学者,经常感叹一句话: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是用来概括他在国内的的职业生涯。他硕士毕业于国内名校,毕业后就拿到了一所还不错的高校的讲师位置,因为工作出色很快就提副教授了,小日子过得很惬意,自然也就放松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以前的同学,周围的同事都想法设法地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才如梦初醒,紧张起来。因为那个时候,他所在的大学要想上正教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于是他赶紧开始了在职博士学习,然而四五年以后当他满心欢喜地拿到博士学位后,学校的政策又与时俱进了,这个时候要求出国经历!等他好不容易在香港,和欧洲游学达到学校的出国要求的时候,上正教授又要求有国家基金若干!怎么办?他只好有加班加点地搞论文,四处拜码头搞国家基金。苍天不负有心人,后来总算拿到正教授了,但这并没有让他有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因为周围跟他情况差不多的人都已经是新世纪人才计划了。而类似新世纪人才,或更难的杰青其实是有年龄限制的,前者好像是40岁,后者是45岁,他的年龄当时刚刚过了40岁。而国内的各项人才政策其实是有衔接的,比如新世纪人才,优青,杰青,院士这条路是有先后顺序的,随便跳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你在哪一个环节落伍了,以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再追上的机会了。于是我这位朋友经常感慨,后悔,想当初要是咬咬牙早点把博士学位拿下来,何至于落魄到如今这个地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无独有偶,我还有一朋友,出自国内一非常有名的实验室,导师是大牛,师兄弟有很多都出国了。有一天,就坐在他前面的一个师弟出国了,而他却错过了很多机会,不免有些黯然神伤:想当初我跟人家近在咫尺,如今是天壤之别!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10年前的事了。然而这十年的时间,我这位哥们并没有放弃,虽然没有拿到国外的博士学位,但经常出国访问交流,再加上他的刻苦努力,无论是英文还是学术水平都与日俱增。很多人惊羡他的天才,同实验室的师兄无不嫉妒地开玩笑说他,去厕所拉一泡屎的功夫都能写篇SCI!然而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实验室最能干的,很多人用“挥汗如雨”形容他的勤奋,执着。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执着,我这哥们一步不拉地几乎把他在每个年龄段能上的平台都上了。在国内,不同的平台差别是非常大的,当你咬咬牙一旦上去了,那才是真正的海阔天空!

如何避免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被动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时刻也不能放松,很多时候,真的是咬咬牙就上去了。我们经常感慨某某事就差最后那么一哆嗦就成了。而就是最后那一哆嗦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主要原因是你不知道那是最后一篑!而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每次都咬咬牙,再坚持最后5分钟,加以时日,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才是人和人的真正差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829097.html

上一篇:学历越高, 对老师越不感恩
下一篇:(转载)张益唐:我若在中国,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学术突破
收藏 IP: 110.175.166.*| 热度|

48 武夷山 陈小润 曹聪 喻海良 郭鹏飞 曾庆平 廖梓龙 毛秀光 褚昭明 孙瑜隆 鲍海飞 李承哲 郭永亮 戴德昌 刘全慧 李伟钢 刘俊伟 罗德海 余海涛 李学宽 王志杰 余昕 廖晓琳 张凌 秦承志 董焱章 汪晓军 赵美娣 庄世宇 马耀基 温世正 陆俊茜 璩存勇 李雪 朱鸿鹄 马兆武 王建国 yyfy105 bird66 neilchau xiangyu123 liyanhellen biofans yjxia shenlu chenhuansheng taoshl cyllc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