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的自由
最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集,有些爱不释手. 汪老先生是我非常喜欢/崇拜的作家. 他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 从杨振声, 闻一多, 朱自清诸先生学习, 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 汪先生的文章,用现在流行的话讲, 很接地气. 读起来非常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但仔细体会,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一个字都有很深的功力, 举重若轻, 实在是大家.
汪先生曾经有一篇文章回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点点滴滴. 西南联大全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是抗日战争期间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校址设在昆明. 主体校舍原来是一片坟地, 因为战乱, 坟主的后代大都他徙了, 联大征用这片土地的时候并没引起麻烦.说起大学的校舍其实非常简陋,宿舍是大统间, 每个房间有十张双层木床, 一张床竟然睡两个人 (床应该很大), 一间宿舍住四十个人. 最近刚看了赵薇拍的<<致青春>> 发现她那个年代(应该是90年代)的大学一个宿舍仅住了四个人, 觉着有点失真. 比起<<致青春>> 里的大学生的主旋律似乎只有爱情, 汪曾祺的回忆里,西南联大的学生仿佛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汪先生有个上铺的兄弟, 一起住了快一年了,但基本上没见过面. 原因很简单, 这个同学学习非常用功, 早起很早就起来去树林里读书,而汪曾祺是个夜猫子, 基本天亮才回床睡觉. 比起<<致青春>>里宿舍管理员对大学生的无微不至的监管, 西南联大的宿舍管理非常自由. 汪曾祺曾经提到过有一个同济的学生,也是一位青年小说家, 就在他们宿舍住了好几年, 平时也不去同济上课, 整天在宿舍写小说.
当时西南联大的校长是梅贻琦先生. 梅先生给学生开大会讲话的时候很严肃, 面无笑容, 但也幽默. 有一阵昆明闹霍乱, 梅校长劝大家不要在外边乱吃东西, 说"有位同学说,'我吃了那么多次, 也没有得过一次霍乱.", 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汪曾祺回忆朱自清先生上课很认真. 朱先生教宋词. 他上课是带一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 学生要教读书笔记,还有月考, 期考. 看到朱自清上课用卡片, 真是前卫, 其实现在的大学老师用电脑PPT 给学生上课其实也就是一张张的卡片. 可惜,现在的学生对这种方式不太感冒, 也不知道是老师懒了不还是学生更懒了.
闻一多先生上课时, 学生是可以抽烟的. 闻先生讲"楚辞". 上第一课时, 他打开高一尺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 抽上一口烟, 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 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课都不用考试, 学期教一篇读书报告即可. 说来有意思, 2007年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旁听过一位世界级大牛的博士生课程. 他的课也不用考试, 也是最后教一篇报告即可. 其实到了博士生这个层面还怎么考试? 还有标准答案吗?
唐兰先生教词选,基本不讲. 打起无锡腔调, 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凤....' 好! 真好! "这首词就算讲过了.
金岳霖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班上学生很多, 上课在大教室, 坐得满满的.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 他又是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于是所有穿红毛衣的同学都有点紧张, 又有点兴奋.问题回答的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 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 有一次,沈从文先生让金先生做个报告,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大家都期待金先生会讲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 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有人问, 那<<红楼梦>>呢? 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又有人追问, 他却突然停下来说,对不起, 我这里有个小动物. 说着他把手伸进衣服里,竟然捉到了一个跳蚤, 捏在手里,很是得意......
汪先生回忆说,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 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 设备条件那么差, 教授,学生生活那么苦, 为什么能出那么多人才?---有一位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 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 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 为什么? 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