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回乡偶书

已有 4640 次阅读 2012-4-3 10:3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office, style, face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自从上大学离开家乡,一晃快20年了,期间加到一起回家的时间我估计也没超过1年,20年弹指一挥间。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按理说我这个年龄正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年龄,何以言老啊! 只不过是有太多要回忆的东西,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小时候,因为爷爷,太爷那辈成分不好,我的记忆是家里一直很穷。据说当时在我们那个村子一半以上的房产,土地都是爷爷那个家族的,也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听父亲说阶级成分好像是地主,富农之类的。按理说农民对地主的仇恨应该是刻骨铭心,像寒风一样冷酷无情的,然而即使在我们这个家族那个年代挨批斗,最困难的时期,父亲说接比邻有,乡里乡亲的对咱们其实都很好。后来我理解爷爷,太爷那辈其实也是农民出身,无非是勤劳,会经营,会过日子然后慢慢变成了“富农”,“地主”。平时对村里生活穷困的穷哥们其实照顾有加,所以口碑一直很好,最后即使在家道中落的时候也少有人落井下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爷爷那个家族是一个书香门第,周围十里八村的男人读书识字基本都是爷爷,太爷教出来的。 父亲说爷爷那时教私塾,教百家姓,三字经,教做人的道理。那个时候人们对有文化的人其实很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爷爷作为一个富农、地主其实起着一个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作用。父母在那个年代都是中师毕业,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也算大知识分子了。

 

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我的印象中妈妈经常蒸一大屉包子,包子是有馅的,但面是不同的。经常是周围几圈是黄的,或者黑的玉米面、地瓜面的,中间有几个白面的。周围那些是4个姐姐喜欢吃的,中间几个是哥哥我俩喜欢吃的,那时我一直这么认为。逢年过节的时候,有时妈妈会包全是白面的肉馅饺子,让大家吃个够,那时我有个习惯就是经常在吃之前先捡一大碗藏起来留着以后吃,这样也经常造成姐姐们吃不饱。。。。。。当时虽然家家都很穷,但那时的人们是快乐的,尤其是在落实政策以后。有一天下午,我拉着家里那个老旧的风箱帮妈妈做饭,妈妈那天格外的高兴,嘴里哼着小曲,掩不住的喜悦。我问妈妈怎么啦,是不是姥姥要来看我们了?妈妈说不是,是学校给涨了半级工资,45呢!我也跟着高兴,因为没准哪天爸爸就会拎一斤肉回来。

 

后来我上学了,就在村里上,那时的老师都是全才,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全是一个人。父母虽然也是老师,但不教我,因为他们要到镇里大学校去教课。在村里教我的是一个民办教师。那时正式老师很缺,民办(代课)老师其实起着很大作用。很多农村的孩子启蒙教育都是这些老师完成的。但后来这些辛勤耕耘的园丁被社会遗忘了。那个时候的老师都是敬业的,最然工资低微,但教书育人是当他们一辈子的事业来干。我记得我当时的启蒙班主任老师对我非常好。我的“文学功底”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到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就把国民党反动派打败了,同学们不解,我自告奋勇解释说,小米加步枪其实挺厉害,就是打不死他们,也要打他们一脸麻子。老师哭笑不得,但还是夸我善于思考。还有一次我参加小学作文比赛,作文的题目是“难忘的一件小事”。我的作文写得是周末如何帮孤寡老爷爷家里到田里收割麦子的故事。那篇作文可以说发挥了我十来年所有文学功力,图文并茂,妙笔生辉。最后没有得一等奖,只是一个三等奖。原因是我把作文里面的“麦子”写成了“表子”。作文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变成了“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兴高采烈地拉着一车“表子”回家了”。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再后来上了中学,其实离家也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中学的老师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物理老师-董经新老师。董老师跟父亲是好朋友,物理课讲的非常好,当时我是物理课代表。第一天当物理课代表,董老师让我去拿上课用的天平。那是学校新买的教学仪器,非常先进。董老师倍加珍惜,叮嘱我拿天平要拿上边,不然容易坏。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说您放心吧。可没走出两步,我鬼使神差地竟然绊了一跤,贵重的天平哗啦一下散在地上了.董老师急得满头大汗,我不知所措,呆在那里。董老师什么也没说,向我笑笑说没关系,再去把那个旧的拿来去上课,以后注意就是了,做什么事都不要想当然,一定要认真对待。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件事影响了我很多年。

 

中学的教育我觉得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可能老师不经意的一件事,一席话,甚至一个点拨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中学我非常喜欢物理,记得当时董老师讲牛顿三定律。牛顿费那么大劲发现的三定律,在董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很快就掌握了。有一次董老师说牛顿三定律其实是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物理学定律,但它是抽象的,简化的。其实大自然的规律, 比如说,这时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树叶,然后往天上一扔,风一吹,树叶与风在缠绵,飘飘然落地.他问如何用你们现有的物理知识去描述树叶落下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受到的力是怎样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本以为学了牛顿三定律就基本上把大自然的规律掌握得差不多了,原来没这么简单啊! 后来董老师又问,你们学过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知道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立方体是三维的,那么我问你们,这个树叶是几维的?1.5维或2.7维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又面面相觑,开始深思。

 

这些启蒙,我一直思考到现在。。。。。往事如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554825.html

上一篇: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科研生活点滴-澳洲篇之二
下一篇:难忘的几件小事
收藏 IP: 110.231.167.*| 热度|

15 张玉秀 肖海 边一 卢萌盟 曹聪 郑祺 牛文鑫 张红光 童海波 王启云 翟自洋 lilianchong zhucele zaimingyu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