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果园 Organic Orchar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hqsd

博文

果园生草栽培

已有 6506 次阅读 2017-9-27 10:16 |个人分类:有机园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果园生草栽培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进行。

1、果园生草与果园野生杂草的区别

果园生草大多为豆科牧草或经过仔细选留的原生杂草,是养地作物,它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等方式来培肥地力;而果园野生杂草多为耗地型的禾本科、苋科、藜科等作物,它们不仅不能培肥地力,反而要与果树争肥争水,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果园生草大多根系较浅,植株低矮,匍匐生长,草层多在50厘米以下,覆盖度大,保墒效果好,对果树无不良影响;而果园野生杂草大多根系较深,植株高大,直立生长,株高一般都在60厘米以上,对保持土壤水分作用不大,还要消耗土壤中大量水分和养分,并且对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较多;而果树的根系较深,主要是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杂草易与果树生长发生矛盾。

2、果园生草的功能

(1)保持水土:生草栽培的土壤保水力较强,可延长灌溉时间,减少灌溉次数,能够省水及减少灌溉人工。草类可形成致密的植被和发达的根系,可固沙固土,减少风雨对山地和坡地土壤的侵蚀;同时生草可将无机肥转变为有机肥,固定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肥、水的流失。

(2)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果园生草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降低表层、亚表层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改良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土壤水热条件,促进果园土壤熟化。果园生草后,虽然草类会与果树竞争土壤养分,但草类也可以防止养分流失,并能从大气中固定大量养分,而且草类自身死亡腐化后其固定吸收的养分会全部归还土壤。果树行间种植的豆科植物根系强大易于积累有机养分,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刈割翻压后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

3)调节地温,改善生态环境:果园生草后增加了地面覆盖层,能降低土壤表层温度的变幅。在炎夏期能吸收太阳直射地面的辐射能,降低土壤极端高温和果园气温;而在严冬则可提高地温。

4)提高生物防治能力:果园生草改善了果树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可促进果树健壮生长,从而使果树抗病力增强,特别是对果树腐烂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生草园有良性生态条件,害虫天敌的种群多、数量大,可增强天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能力,减少人工控制病虫害的劳力和物力投入,减少农药对果园环境的污染。此外,有些草类,如白三叶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开花早(4月初)、花期长(约5个月),有利于吸引蜜蜂等授粉昆虫,从而提高果树的授粉率。在苹果园中,以双子叶草作为生草栽培的植被优于单子叶草,因在双子叶草生区存在较多天敌,而单子叶草生区易出现较多的叶螨。

(5)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果园生草使土壤中磷素与钙素有效含量提高,果树营养均衡,园内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增加,能增加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抗病性和耐贮性,生理性病害减少,果面洁净,从而提高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另外,生草覆盖的地面可减轻采前落果和采收时果实的损伤。

(6)抑制杂草生长:果园生草,还省去了清耕除草,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生草果园由于草的覆盖作用,便于雨后或灌溉后农机进地操作,可根据作业的需要,不误农时地行车或人工作业。

(7)提供优良蜜源植物:果园生草种类许多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紫花苜蓿花期较长,花蜜的质量较好。种植紫花苜蓿对养蜂也十分有利,而养蜂不仅收获蜂蜜,也利于作物传粉增加产量。

3、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应根据果园立地条件、种植管理条件而定。在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生草。果园生草可采用全园生草、行间生草和株间生草等模式;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的果园,可全园生草,反之,土层浅而瘠薄的果园,可用后两种方式。果树矮化、适度密植,行距为56米的果园,可在幼树定植时就开始种草,中等密植的矮化果园亦可生草,高度密植的果园不宜生草而宜覆草。目前,主要提倡行间生草、行内除草制度。

1)人工生草法(略)

……...

2)自然生草法(略)

……….

详见:杨洪强,接玉玲 编著,《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7-1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862-1077954.html

上一篇:学术大牛不妨优先用中文发表论文
下一篇:土壤健康的表现与评价指标
收藏 IP: 123.135.2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