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小孩念私塾,读四书五经,老师也不讲,只叫小孩去念去背,背不下来就打手板。后来有人指责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的死板,又非常的错误。可是后来又有人说,对于小孩,你给他讲,他也不懂,倒不如先让他念,先让他背,等他长大了就都能明白了。
后来又有人说,读外语也是同样。先别给他讲什么语法,就让学生去念去背,念得多了背得熟了,就有了语感了,这外语就能学好了。这种说法也同样可疑。
如果私塾里只念三字经,或许暂时先不用讲那么多,因为里面涉及的历史典故实在太多,讲得多了,小孩也不能一下子都记下来,所以倒不如先让他念,再让他背。而那些历史典故,或许在他长大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了这些典故,那么再让他记下来就易如反掌了。
三字经或许可以这样来念,那么诗经呢?我觉得这种教学法对于孩子难度太大。郭沫若说过,他之所以会作诗,是因为他小时候在摇篮里的时候,他的妈妈天天给他念诗经。这种说法未见于任何文字记载,都是别人口头传来的。所以可信度并不高。倘若郭老真的是这么说过,我倒觉得,要么是他在幽默,要么是他当时神智上不太清楚了。
我们小时候没有念过诗经,等到课本上有诗经的时候,大约只有《硕鼠》还有印象。那是反映阶级斗争的,所以课本上就有了这篇东西。反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俅”之类,是绝不会在中小学课本上出现的。而那个“好”字,到底念第三声,还是第四声,很多人理解都不一样,据说正宗的理解应该是第三声。可是很多人都往第四声上念。可见念的次数再多,也未必知道其中到底是怎么回子事。
或许可以这样看,小孩子学古文,讲有讲的好处,不讲也有不讲的好处,事情总不能两全。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你讲得很详细,他也未必都明白,如果不明白,自然也未必都记得住,倒是古文的节奏与韵脚,会有助于小孩子的记忆。那当然就只有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到底好还是不好,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不好,这是很时兴的说法,但也有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基本功,是童子功,童子功是不讲什么道理的,只去练就是了,将来长大了,童子功是最厉害的。这种说法好像也能成立。
学外语,背单词,其实也是一种基本功。考托考G,都离不开背单词。考雅思是不是要背单词,我不太了解,因为没听说雅思要考词汇量。但也有的老师不同意学生在学外语时背单词,因为中国人在小时候学字的时候,并不需要背单词,而只需要念课文,背课文就可以了。念熟了课文,背会了课文,那些字自然就记住了。经常听说有人学外语背字典,有人还背一张就撕一张,字典都背完了,那本字典就也撕光了。我对此也有疑惑,除了天才,背字典或许有效。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背字典是最不值得的一件事,因为字典里的字,有好几万个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个,而外语中最常见的词汇,不过几千个。所以背字典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投入多,产出少,不太划算。背下来的词汇,有一大部分是平时用不上的,背它何用?用不上的字,过不了多久就肯定会忘。要不说,只有天才才能都把它们记住。而我辈庸碌之人,哪有这个本事?
背字典纯粹是为了应试,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为了熟练的运用外语,真是没有必要背哪门子字典。背一些文章倒是很有效的。早年间的新概念英语,那些个短文都不长,而且念起来都很顺口,所以要背下来并不费事。我也背过一些,当时觉得对于语感的培养很有帮助。后来在国外时,天天都在读大量的报纸,大报也读,小报也读,时间长了,发现阅读的速度就加快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在读的训练中,虽然没有时间去查每一个生字,但是读的多了,大概意思也都能揣摩个七八。当然,有些关键字还是不能偷懒,该查字典还是一定要查的。念得顺溜了,说得也就会顺溜了,写起来也不那么较劲了。
所以,不背字典,对于词汇量的增加,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和背诵一些必要的经典,对于外语的使用上肯定是有好处的。咱们现在说汉语,写汉语,也不能说都能把汉语字典上的字都给背下来,没有那个必要。但是我们还是离不开汉语字典。特别是做文字方面工作的,一部字典更是不能离手。
背诵古文这事,我觉得有点跟搞对象似的,得随缘。有的小孩就喜欢读书,自然就可以让他多念多背。有的小孩子不那么喜欢读书,让他读古文背古文简直是煎熬。这跟学外语也一样。有的学生学外语没那么吃力,而且有兴趣,自然就可以鼓励他去学好外语。有的学生对外语天生免疫,怎么弄都油盐不进,也就没有必要逼着他受那份洋罪了。正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读大学中那种理论性极强的专业一样,所以孩子们爱学什么,就由着他们吧。如果将来他们觉得需要学些这方面的东西,他们自己就会产生出动力来,也会找出学习的好办法来。咱们这些旁观者就别胡出主意了。
顺便说一句,有人说,中国的古文与现代英语在语法上十分相像,所以对古文比较纯熟的人,要学起外语来可能会更容易些。这事没经验过,说不准是不是有些道理,姑妄言之,立此存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