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如果因为得到严格的执行,而让学生对这种执行有较大的不满,那么这个制度一定是有严重问题的,或者说有严重缺陷的。一所最牛大学的老师讲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只是因为他/她写的论文数量不够,因此被调离教学岗位,而成了行政职员。这样的老师自己固然可以接受这样的处理,但这不等于说这个制度就不是残缺和病态的。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但是如果因为其严格的执行而引起较大的负面反响,一定是存在重大问题的,一定是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大学,主要的宗旨还是在培养人。虽然我们可以拿一千条理由说明科研对于教学如何重要,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一条理由把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赶下讲台。这个制度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
有个实际的例子,不好点出具体的人名。若干年前,某高校老师,想要到另一所他认为比他所在的高校更好一点的高校任教。结果在试讲时,没有通过。这位老师后来调进了一个全国著名的研究机构,而且很快出了书,出了名,当上了研究员,还当上了博士生导师。后来,他就调到比他原来想去的那所高校更为有名的高校,照样当他的博士生导师。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老师很有才华。可是这都不能说明他最早想去那个高校任教就是合格的。话说到今天,他当博士生导师也许是够格的,但要他给本科生讲一堂课,未必合格。这说明,能做出研究成果的人,未必能讲好一堂课。可是,我们现行的评价体制,却能容忍讲课不合格但有研究成果的人给学生们讲课,却不能容忍讲课好的老师,只是因为他/她的论文数量不够而继续留在讲台上。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吗?
我见过一些在研究机构工作的老师们,他们的研究都很有成果,而且写出的书和文章都很漂亮。但是如果听他们讲课,简直的简直了,根本就听不得,嗫嗫嚅嚅,声音小得不行。有时候,甚至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这说明做研究和讲课真的不是一回事。而大学,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讲课甚至就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课讲不好的人,没有资格进大学。至少不能当教授。可是现在我们遇到的是,讲课行的不能讲课,那些讲课比较不行的,就是因为文章多,就可以留在讲台上,这是不是有点岂有此理?
即使是留美预备学校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主要的任务照样是在培养学生。如果把科研考核的指标完全压过教学的成绩,那么大学的基本功能就等于被基本废掉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制度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有什么可值得推广的。它就是一块废物点心。
也是在这所留美预备学校,我认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讲课口才很好,写的文章也不少,很早就当了教授,也当上博导。可是我听他的课,发现他的理论根底实在难以恭维。因为身在牛校,外面很多人请他到外面讲学。他在外面办讲座,翻来覆去就是讲一个问题,多少年都是这一个问题,贫乏得很。但是由于他口才很好,讲课的逻辑性也很清楚,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所以反正每到一处,就讲一次,所以多年来只讲一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过他的很多论文,基本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讲,却一直也没看到他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也没见到他在别的方面有所挖掘。只是因为写的论文多,论著也多,又是在名校,所以很多头衔都落在他的头上。他的论文多也是因为他人在这所名校,所以很多刊物找他约稿。我并没有贬低这位老师的意思,因为他的水平就是这样。人的能力有大小,不能说因为其能力不够而去贬低人家。这不过是说,他们学校的评价体系实在很有问题。论文多就意味着水平高?就意味着有创新吗?
中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必须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国外的先进经验,当然要学习,当然要借鉴,但是学习和借鉴的前提是你对自己国家,对自己学校的情况到底了解多少。中国高校生存的水土与国外高校生存的水土差别不是一星半点,简单地拿来主义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文革前,我们的高校对教学是很重视的,那种重视的程度今天不少年轻的人们是很难想象的。老师在上讲台前不知要先当多少轮助教,要做多少次辅导,还要听教授多少次课,还要出试题,还要做出试题的答案。没有几轮折腾下来,根本就别想上讲台。现在似乎做科研就代替了做教学所要下的功夫。现在是个人,进学校当了老师,不费什么多大的功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讲台讲课。讲得怎么样?学生欢迎吗?都在其次。有的老师整天忙着跑课题,根本无暇备课,到了讲台上就照本宣科,学生意见很大。可是因为他有课题经费,永远下不了岗,可是这样的老师对于学生有什么用?他对学生负责吗?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学校的指挥棒如此,他只能跟着转。他如果不天天忙着跑课题、跑经费,他的研究生就可能拿不到钱,那学校就不会再让他带研究生。这么一种恶性循环,不就是拿死催着吗?不是一直催到死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