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应该怎样设置考题

已有 2631 次阅读 2014-8-5 05: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人给我的邮箱传来一个文档,其中讲到日本学生是怎么考历史的。这事不好说是真是假,姑妄听之吧。说日本历史老师出了一道题,过去一百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两次战争,那么下次中日战争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有不止一个学生回答,下次中日战争的爆发一定是中国统一了台湾之后。中国统一之后,会封锁台湾海峡,逼着日本商船走台湾东部的外海,这就提高了日本进出口商品的成本。为此,中日之间矛盾就会激化,进而可能发生战争。

这里姑不说日本学生的答案到底是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也许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也许是通过教师或者其他渠道所得知的。或许他们的教材里就有这样的内容,也未可知。这里的问题是考试的题目。如果中国学生考历史,老师就考中日之间发生过几次战争,都发生在哪一年,结果都是什么样之类的。我以为,这类内容不是不能考,但考试的意义并不一定有多大,因为这些资料都可以查到,是不是一定要记在脑子里,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是如果日本学生的考试方式与中国的不同,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一定是我们原来未曾想到的。不知道日本的这种考试内容算不算考素质、考能力,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改变原来的考试内容,而增添这样一种考试的内容真的很必要。

上大学生时,有一次考中国近代史,其中论述题部分都好说,唯独填空题对我真是一筹莫展。因为那时的我,一是根本想不到还要考这种填空的知识性问题,二是也根本没想在考前复习时要死记硬背。所以实在无奈,情急之下,只好瞟了一眼邻桌同学的试卷。知道这样做很不对,可是知道不对也做了。假如我们的近代史不这样考,不去考什么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而是考日本式的那种问题,那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情,就是想做也做不到。这并不是为我那次作弊来辩护,只是想要说明,那些永远不会变化的死知识,那些通过手册或者网络上都能查到的知识或者数据,是不是一定要成为学习的重点,有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考试的重点,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些年来,我们学到了不少美国的所谓标准化考试方法,最主要的就是选择填空,单选或者多选,真正需要发挥学生自身思考与想象力的考试方式并不太多。就连阅读理解也是做选择题,如果是五个选一个,至少就有在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下,也有五分之一的概率选择到正确的回答而拿到分数。或许,这种标准化考试方法也有其合理性。比如使用计算机答题卡,可以节省大量的阅卷时间与阅卷成本。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时间一长,摸出了门道,学生就很快能掌握考试的窍门,变成了善于考试的机器。

有一段时间,我在我们课程的考试上,全部使用问答题,没有填空题,没有选择题,而且是开卷考试。但即使开卷,也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在教科书或者老师的PPT中找到完整的答案。一切需要学生自己去整合所学过的内容,因为所要考的内容都是教师讲过的。我以为,这样的考试才有可能考出学生真正的实际学习成果。但是,后来情况又有了变化。因为学生太多,阅卷负担太重,需要助教帮忙。但助教对于问答题的回答没有多大的把握,所以助教们只能看那些填空题或者选择题,这样,问答题的比例下降了。一切不能说都回到了原点,但也有一半回到了原点。

或许,那种标准化答案除了节约阅卷成本之外,也有鼓励学生拿分的含义在其中。这种思路很符合美国人的想法。总得给学生一点信心和鼓励吧,有的题就是要送分给学生的。让学生有了信心,或许对后面较难的题目,在回答起来也不会过于紧张了。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考试的主要方面还是要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即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不需要只考这些知识本身,而在对知识的运用上照样能考出对知识的掌握来。

考试也要讲效率。单纯考知识本身,效率有限,但如果考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那效率就会增加不少。即使就像日本学生考中日战争的问题,即使老师在上课时讲过同样的思路,讲过同样的分析,学生自己要做起来,要完全做得与老师一样,也不容易。即使是照猫画虎,也算是临摹,总比描红模子要强一点吧。或许人家不是临摹,就是让学生自己作答呢?

不知道我们的问题是不是又要回到应试教育方面来。如果扯到这上面,那就会是一笔糊涂账,总也扯不清。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考试选题的思路的确需要好好想一想,也确实需要认真改一改。总是几十年不变,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一进入大学,就会有好多不适应?这与中学教育的思路和大学教育的思路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中学的应试教育也逼着大学继续走这条死胡同?这事说不太清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17153.html

上一篇:文革期间的文艺舞台
下一篇:大学里的教学与科研
收藏 IP: 111.196.188.*| 热度|

2 李万峰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