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音乐会观后

已有 3292 次阅读 2014-4-11 00:4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8日晚上看了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一场演出,内容还算丰富,形式也算多样。除了民乐合奏之外,也有独唱,也有钢琴四手联弹。古典的曲子还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是《行街》,一个是《春江花月夜》,还有一个是《夜深沉》。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们技巧都很娴熟,表达得也很准确到位。只是曲目稍微少了一点。

散场后,与一位老教授同行,说起其中一支曲子,是二胡与扬琴的合奏,名曰《双阙》。这名字有点怪,在过去,阙乃缺也,双阙,不就是两个都缺吗?缺什么呀?不知道。作曲者是谭盾。据说在海外很有名。但是偶尔听过他创作的曲子,感觉就是两个字:难听。如果再加上两个字,就是特别难听。

可是此人在海外名声很大,还把他当作中国现代的音乐楚。大约是说他敢于突破传统吧。后来,我联想起毕加索。人们说毕加索一生都在突破自己,一生都是突破传统,而且认为他之所以被称为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就是因为这种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努力。或许吧,可是从他的那么多画中,看不出有多少能称得上是美的。人们介绍毕加索,最多的就是他画的那要公牛,而且是画了十一稿。第一稿就像一头栩栩如生的公牛,而最后一稿,不过就是几根线条,除了牛的犄角之外,再有一个显著特征的就是那个表示其性别的牤牛蛋。在北方农村,如果哪个小伙子,头发梳得锃光瓦亮,他的脑袋就会被讥讽为像个牤牛蛋。这最后一稿,常常被西方媒介视为经典。可是在我等凡人看来,既不觉得像一头公牛,也不觉得这头公牛有什么美感。如果我们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这样一种在皇帝新衣面前的那个贸然说实话的孩子的观点,那我们一定会被艺术家的权威们骂个狗血淋头。

我等凡人对于艺术,一般也没有什么追求。如果让我们去看一幅作品,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与和谐。毕加索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能够让我们看到美与和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赞赏他的作品?在艺术面前没有什么绝对真理,只有喜欢和不喜欢。这种喜欢与不喜欢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回到谭盾,听说那些人夸赞他,说他是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彰显自我。我读过一个对西方所谓自由观点的评论,这个评论认为,西方人所谓的自由,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突破现有的一切框框,绝对不能遵守这些框框所有规定和一切规矩。美术讲究对称和谐,音乐讲究和声和谐,而所谓对这些观念的突破就是要突破和谐。在这种所谓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理念下,美术作品要让人看着觉得拧巴,才是突破,才是佳作。音乐也不是让人听着舒服,而是让人听着觉得刺耳,觉得不和谐,才是突破,才是彰显个性,才是最有前途的。

这就让人感觉,这些所谓要突破传统的艺术家们,无论他们是在绘画,还是在写音乐,其实他们自己都实在太贫乏了,他们根本找不到能够突破前人的思路,所以只好靠着对以前传统的破坏来彰显自己的所谓个性,还表现自己所谓在追求自由。这种自由就好比,人人都在马路上靠右行驶,而追求自由的人偏偏要打破这个规矩,要么要在马路中间行走,要么在马路左边行走,反正就是不能按规矩来。也许有人会欣赏这样的做法,但是毫无疑问,这就对正常的秩序造成了破坏。还有一些人,不仅不认为这种对规矩的破坏有什么不好,还会对其大唱赞歌。

反正在8日这天的演出后,在观众中几乎没听到什么声音夸赞谭盾的这首曲子。相反,有不止一个观众说到这支曲子,客气点的说自己欣赏不了,不客气的说这个破曲子把两个那么好的表演艺术家给活活糟蹋了。确实,一位二胡演奏家,一位扬琴演奏家,手法都特别好,在演奏其他曲目时,也特别受到观众的欢迎,但谭盾的这首曲子让人听着就是很不舒服。有的观众说,这个作曲家所做的曲子,如果你要彰显个性,你就关着门,自己演奏,自己陶醉,别拿到公众面前来祸害公众,污染公众的耳朵。这话有点刻薄,但真是实话。

当时,台上的主持人,也是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说,过两天,他们还要到澳门去演出。我真想跟他们说,到了澳门,尽量别演奏谭盾的这支曲子。但是又觉得自己太多事,最后还是忍住了没说。没准人家觉得这曲子挺时尚,人家年轻人都喜欢时尚,咱们干吗要做这么不开眼的招人讨厌的事情呢?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年轻时也没觉着对民族音乐有多么喜欢和爱好,但似乎年纪越大,对民族音乐的认可程度就越高。对戏曲似乎也有这样的倾向。年轻时,并不多么喜欢戏曲,连京剧也不是很喜欢看。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听到传统的唱段,那京胡的声音一起来,那心里的感觉真是不一样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83794.html

上一篇:去八达岭的几次经历
下一篇:听课后的乱想
收藏 IP: 114.250.84.*| 热度|

6 郑永军 曹聪 赵美娣 刘建兴 逄焕东 nimingting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