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施恩与受惠

已有 5320 次阅读 2013-10-4 15: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恩, 受惠

世上有人施恩,有人受惠。这也是世上常有之事,本不至于大惊小怪。近年来,常有受惠者不知感恩之事,常令世人义愤而责之。其实这种事并不简单,可能需要认真分析分析。

受惠者,一般都是遇到了难事,不能容易过得去,幸而遇到施恩者,拉了他们一把,让他们较为顺利地度过难关。受惠者在事后一般是会对施恩者加以感谢的,但是也有少数人随后就销声匿迹,不知所踪。

不知感恩者,其内心是复杂的。应该说,当初人家帮助了他,说他内心完全不存感激,可能也不一定符合事实。只是在受惠之后,时间一长,这种感激之心就有可能淡化。及至过后多少年,受惠者并不一定真的不想去感恩,但也可能觉得过去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及时表达感恩之心,再去做这样的表示,会不会让人觉得这有点矫情。或许受惠者本人也觉得这么晚再去表达这种感激之情,也实在有点不好意思。所以索性就拉倒了。当然,也不否认有那种蛇蝎心肠的人,根本就是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受了人家的恩惠,不仅没有心存感激,甚至还会有忌恨之心。舆论越是强调应该感恩,这类人可能就越生反感。比如,有人向他人借贷,时间一长,如若债主不去讨还,还则罢了。如若讨要,债务人便会心生愤恨。这样表现的债务人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有的并不是不想还债,但只是眼前紧张,一时难以偿清。若债主催债,就可能心生不悦。另一种是根本就没打算还。债主若再催讨,那债务人就会带出一副蛮横的嘴脸。

小时候,家里大人常对孩子说,一般情况下,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如果你真打算要借出的话,就先准备这钱就不打算要回来了。如果你不想白送人家钱财,那就绝对不要借钱给别人。借了就不打算要。如果对方还了回来,那就是你的意外惊喜。事实证明,这话说得对极了。

其实,施惠于人也应该是同样的心理。如果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你很同情他们。你帮助了他们。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就不要打算别人将来会感激你,会对你表示感恩。这跟借钱与别人情况有点类似,当然也并不完全一样。借钱给别人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帮助。施惠于人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帮助。借钱给人就别打算讨要,施惠于人也别打算让人家感恩。这样你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心理就会平静、平衡、平和。

有些人也帮助了别人,对别人有所恩惠。只是他们总觉得应该得到回报,至少一些感恩感激感谢的行为总是应该有的。其实,这样的心理真的一点必要都没有。帮助别人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理由是别人需要帮助。如果你帮助别人还需要别人回报感恩,这个帮助别人的理由就变得复杂些了。这对帮助别人的人来说,是一个负担,是一种纠结,最终会导致一种痛苦。人家没有表示感谢感恩,施惠者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导致了心理的不平衡。时间越长,可能就越不平衡。最终是不是会对自己原来帮助别人的行为表示懊悔,也未可知。如果真的成了这个状态,还不如当初不去施这个惠呢。何必给自己找这个麻烦呢?施惠者,最好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你认为别人需要帮助,就这一个理由就够了。你要想再加上别的理由,再想从中得到别的东西,你多半会失望的。

受恩者,当然应该知道感恩。那种只顾自己,完全不顾别人感受的人,即使受了别人的恩惠,将来也未必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当然,我们帮助别人的整个环境,也不应该给受惠者不必要的压力。受惠者,最大的感恩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社会。至于对施惠者是不是要进行个人的感恩,这是需要因人而宜的。其实,受惠者心知感恩,然后用自己将来的行为报答整个社会,我以为这就足够了。

大学里有不少贫困学生,他们需要帮助,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总在媒体面前说那些感恩的话。这不是他们不知道感恩,而是媒体所营造的氛围总会让他们感觉有点难堪,有点没有尊严。而我们的有些媒体,只顾营造各种煽情的噱头,而根本不顾那些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感受,这让很多旁观者看着非常愤怒。

有时候,看到某些施惠者对受过他们帮助的人没有向他们感恩,表现出某种不满,我其实并不想责怪那些受惠者。我总觉得那些施惠者的心理多少有点问题。对受惠者的指责会让这个本来温暖的行为变得有点怪味。对那些受惠者,我相信多数人是知道要感恩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公开地表达出来罢了。再说,对那些极端自私的受惠者,我们的指责对他们有用吗?本来这个社会就什么人都有。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些极端者过于纠结。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东西,没有必要耿耿于怀。我们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环境越宽松,越少压力,他们对社会感恩的自觉就会越多一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29973.html

上一篇:京津高速十月二日堵车一景
下一篇: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与移动教学
收藏 IP: 114.250.77.*| 热度|

6 曹聪 赵纪军 武夷山 曹君君 汪晓军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