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和机器赛跑,人能成为胜者吗?

已有 2569 次阅读 2013-7-10 15: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与机器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书评,题目是《和机器赛跑,人类惨败》。文章说,虽然超级电脑“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虽然超级电脑“沃森”击败人类选手,成为智力节目《危险边缘》新的王者,但更多的人还是坚信,在某些领域,比如直觉反应、处理复杂环境海量信息、复杂沟通、文艺创作等等,人类还是具有优势的。

然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计算机技术,似乎正在蚕食人类自以为盘踞的领域。就拿无人驾驶汽车的例子来说,2004年,经济学家弗兰克·利维和理查德·默南在《劳动新分工》里,按照难易度,将信息处理任务做了排列,他们认为,计算机可以胜任的是应用既定规则的简单任务,如执行算法等等。而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驾驶汽车,处理接连不断涌入的视觉、听觉、触觉信息流,并随机应变做出判断,这是计算机无法轻易做到的。

仅仅6年之后,谷歌改装制造的自动化驾驶汽车,借助谷歌地图和谷歌街景服务提供的庞大数据,通过雷达、摄像、光探测、传感器设备,收集海量实时数据,在美国公路上行驶了1000多公里,全程无人干预,只出过一次意外事故——被人类司机驾驶的汽车追尾。到 2012年,谷歌宣布,其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安全无事故行驶超30万英里。(以上引自《中国青年报》)

看来,人类快被机器逼到死角上去了。过去人类自诩为不可能被机器超越的地方,机器看起来都能一一超越。这下有点麻烦了。其一,人类还能做什么,以免被机器超越?其二,如果真的被机器超越了,人类会成什么样子?

不过,在看到谷歌设计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案例来看,虽然这类汽车在驾驶技术上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所提供的雷达、摄像、光探测、传感器设备,以及实时收集海量信息的能力,无一不是人类设计师综合集成的结果。或许有一天,机器也会具备这样的综合集成的能力,但至少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案例中,还没有机器能做到。或许人们可以假设,即使到了机器能够达到综合集成的能力水平,那么应该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所赋予机器的。

文中还提到一种自动写作软件。这样的软件我没有见过,更没有用过。或许,它是根据人类提供的某种思路,然后自动生成你所需要的文本。不过,我还是在想,在文本中,人们如果想不断地旁征博引,这种自行动写作软件能够满足吗?所谓所征所引应该都储存在机器当中吧。而且,机器也应具备判断这类所征所引的含义与作者所要想达到的作用相匹配。至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也许在未来云写作上能用得上,也未可知。那么人类的用是不是不断地往这个庞大数据库里添加新的数据。或许这种添加数据的工作也能由机器来做?但至少在目前的水平,机器还做不到吧。

文中说,机器对人类能力的追赶的速度十分迅速,所以人类才会有这种危机感。其实,机器对人类的追赶,不过是在当前时代,许多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参与到机器对人类的追赶之中。人类的智慧在不断地增加,也在不断地发展。是不是可以说,还是人类的智慧在引领机器对人类的追赶呢?

至于机器追赶人类的速度会导致人类失去越来越多工作的机会,这在当前是必然的,避免不了的。这是因为这正是资本所追逐的目标。曾经有人说,你怎么尽说资本的坏处,而不说资本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呢?我当然不会否认资本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几百年来,不就是因为资本的动力,人类才进入了当今这样一个科技的时代吗?在资本给我们带来巨大效率的同时,也肯定会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80年代,默多克集团因为采用了激光照排技术,导致大批印刷厂工人失业,因此引发大批工人罢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资本主义时代,这样的情况不仅避免不了,而且会愈演愈烈。或许,这个社会有可能想出一些缓解的办法来,但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被解决之后,这就不再成为问题了。机器大量地代替人类的工作,能使人类从以往繁忙的劳动中更多地解脱出来。人们不会再为那种被迫的重复性劳动所困扰,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他们自己喜爱的创造性劳动。或许可以说,现在机器对人类的追赶,正是为人类将来获得更大的解脱在创造条件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06968.html

上一篇:人的理性
下一篇:退休生活的两种态度
收藏 IP: 114.250.77.*|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