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北大、清华的“庄严”承诺

已有 4095 次阅读 2012-7-31 08: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承诺

北大、清华曾经承诺,将在北京地区减少高考招生计划投放,然而,他们背弃了自己的承诺,分别在北京扩大招生比例达到33.6%和45.3%。为此,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世杰表示,北京考生报考踊跃且生源质量较好是今年在京扩招的原因。
这种解释无异于狡辩,而且令人气愤。既然承诺了,就应该有预案。如果原计划在北京招生100人,那么你要减少招生人生,那么你的计划在京招生人数就必须少于100人。谁分高谁上,低于一个100人的分数线应该不难确定吧。哪个年份报考北大清华的考生不踊跃?哪个省份的考生报考北大清华不踊跃?当然了,如果你在一些省份压缩招生人数,都把名额给了北京,人家是不是要继续报考北大清华,自然要考虑考虑了。
如果认为别的省份报考北大清华不踊跃,就削减这些省份的招生名额,而把名额给了北京,这正是北大清华造孽的后果。把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推在别人身上,这样做实在不够厚道。
再有所谓生涯质量好,这也是托词。北京教育资源丰厚,生源质量比西南、西北地区要好本来就不奇怪。但是如果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北京基本占不到多少便宜。比起山东、福建等省份的考生来,北京学生的质量没有什么优势。在不少985学校里,北京学生经常慨叹自己的学习精神不如其他省份的同学。在学生成绩上,北京的学生也无优势可言。我看,唯一的解释就是,北京生活富裕,经济条件要好,所以不必担心北京学生上了北大清华交不上学费,也不需要绿色通道,也不需要学校的救助。如果多录了其他省份,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这些负担学校多少是要承担一些的。虽然这种理解有点猥琐,可谁又知道这不是真的呢?
有人传说,明朝初年,安徽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他手下一位大将也是他的同乡。这个同乡的族人都住在省会安庆。朱元璋为了优待同乡大将的族人,允许他的族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可以以安庆周边外县的身份报考。这样做的理由是,在录取时,外县的录取分数要比省会安庆的分数要低,这样就可以照顾更多的同乡大将的族人能够考中。但是这位同乡的族人不同意,他们说,我们家居安庆,就要在安庆报考,凭自己的本事来考,而不愿意依靠皇恩浩荡。
这个传说至少说明,在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也要照顾地区差异。但这次北大清华的作法是有意扩大这种差异,这非常不公平。特别是,这是在北大清华信誓旦旦做出承诺之后而又背弃这种承诺,这更是让人气愤。他们的承诺算什么?连气味都没有的虚恭吗?
一个不信守承诺的高校,尽管是中国最牛的两座高校,但是所起的坏作用是非常恶劣的。他们带了一个坏头,就是任何人,任何单位,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任何承诺都是可以不算数的。他们不仅给其他高校带了一个坏头,也给自己的学生带了一个坏头,也给自己学校的清誉抹上了一层脏灰。这样的学校还口口声声要做世界一流的高校,连起码的承诺都不能信守,何来一流?为此,北大清华必须向全国人民道歉。
有一所普通中学,虽然不是北京市最牛的高中,但是也是很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向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后来也专门招收延安地区的学生免费来北京上学。这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从来不是分数,而是优良的思想品德与革命传统教育。他们的支教行动与招收老区人民的子弟来北京上学,并不是上级安排的任务,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在为国家承担着自己的一份责任,为老区人民曾经为祖国的贡献做出一份微薄的回报。这所学校的校友,对母校的感情最深,凝聚力最强。北大清华有这样的担当吗?怎么学校越牛,越活回去了?就知道钻钱眼里去了吗?
北大清华这种背弃承诺的做法,真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他们当初做出承诺的时候,是拿全国人民开涮吗?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把这种承诺当回事?所以,当他们做出背弃承诺的事的时候,也很是无所谓?中国古话的“一诺千金”,在北大清华的眼里根本就是废话?我实在搞不懂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97504.html

上一篇:50年代和80年代
下一篇:“不为五斗米折腰”辨
收藏 IP: 115.170.46.*| 热度|

4 杨洋 苗元华 刘旭霞 张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