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辨

已有 3536 次阅读 2012-8-1 21: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五斗米

十多年前,一所工科大学里的文科系主任退休了。他的退休,让我们都很惊讶。因为他刚到60岁。那阵子,对退休年龄还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特别是一个系主任,多干两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这位系主任,身体特别好,基本没什么病,而且长相也年轻,根本不像60岁的人,看上去顶多也就不到50的样子。
因为工科大学的这类文科系,一般不受校领导的重视。主要原因是,那个时候,各个高校的日子都不好过,学校要求好多系都自己创收。这时,创收的方式五花八门。工科系一般手头都有项目,好点的有纵向的,差点的也有横向的。再不济也能办专科班、夜大班。而文科系没有课题项目,只能靠办班挣辛苦钱。当时,这位系主任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自己的系能有新的发展。为此,他给学校打过报告,提出自己的构想,希望学校支持。
但是,报告递上去很久,没有任何回音。至于为什么没有回音,没有人知道。有人就问这位系主任,你怎么不问问校领导?系主任回答,我不为五斗米折腰。
估计这位系主任在校领导那儿没少受气。这也不能都怪校领导。那会儿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校领导也为经费的事折腾得焦头烂额。一个文科系,本身就弄不来项目,或者费老劲弄来一个半个项目,也没多少钱。所以要让当时的校领导很重视一个文科系,也不太现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日子不好过,但也不是不能过。系主任打了报告上去,没有回音,自己这儿也没下文了,那校领导就更不拿你当回事了。因为你没有后续的动作,校领导就会认为你的报告可有可无,不搭理你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系主任的心理也不难理解。我打报告是为工作,不是为我个人的利益。作为校领导,就应该通盘考虑,我打了报告,你理应回复。你不回复,就是你不重视我的工作。你不重视我这一块,我也没有必要上赶着求你去。这就是这位系主任不为五斗米折腰说法的来历。
看来,这位系主任的身上,传统文人的气息还是比较浓厚的。不过,这里用的似乎不是地方。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利益,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说法也许还过得去。但是如果是为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发展,这样说的结果只能是于事无补。现代社会,什么都得讲个争取。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有贬义的一面,但也不能说都是贬义。对于当领导的来说,如果下属会折腾,会闹腾,就满足下属的各种要求,而不管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这样的领导是无原则的,这是贬义的一面。对于下属来说,正当的要求,如果不争取,没有人会施舍给你,这就是褒义的一面。作为领导,不说日理万机,也有千机、百机,怎么可能要求领导能够面面俱到?所以,下属的争取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代社会里,清高是分场合的。在各种非法诱惑面前,保持一定的清高是必要的。但是在做事方面,特别是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方面,所谓的清高就没有必要了,而且清寒会误事。咱们做事都先想明白了,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我们必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完成我们的使命。为此,向上级领导争取理解和支持是很必要的。在这个方面,不需要拍马屁,不需要行贿,不需要低三下四,只是据理力争。你说的次数多了,领导的印象也会加深了,到了最后,不可能完全不考虑你的情况。最后的结果一定和你只写报告是有区别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说,不要只为个人的利益而失去自己的气节。在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上,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大的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暂时得不到上级领导的理解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为了这样一个事业,需要不厌其烦地去努力、去争取。很多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争取最后达到成功。当然,成功的因素并不只依靠这一条,但这一项也是很重要,不可缺少的。
这倒不是说,那个系主任过于迂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环境,也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他可能认为,我是为了工作,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去巴结领导?你领导不重视我的工作,是你领导的不对,不是我的问题。将来你领导是要为这样的失误承担责任的。这种想法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只是道理归道理,不解决问题。所以,换做我,是不会这么做的。
不过,在今天,我们是不是还需要真正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仍然具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那么点个人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何况折腰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98055.html

上一篇:北大、清华的“庄严”承诺
下一篇:票证年代
收藏 IP: 115.170.254.*| 热度|

2 刘钢 hangz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