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有篇文章,题为《选专业,想法真不一样》。说的是在美国,大学生选专业不怎么像中国留学生那样,喜欢选能找到好工作的热门专业,他们更多的是凭自己的兴趣。文章说:“张旭,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一入学他就吃惊地发现,在选专业上反潮流的老美,大有人在。比如,有个哥们辛辛苦苦挤进来,理工科基础不错,却居然选了自己不怎么懂的音乐系。他说音乐不仅是音乐,也是一门技术活。
中国学生坚信,扬长避短是在异国求学争取出类拔萃的不二法门,过去读什么,来了这里还读什么,精益求精。或许这就谋杀了个人发展的很多种可能。
和美国同学谈就业选择,张旭感慨更多:本来以为他们的目标是去谷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或者去华尔街,可发现根本不是。美国同学心目中理想的公司,是刚刚起步、有潜力的小公司;而更多的人,根本不想去公司工作。”
还有一段:“在耶鲁就读期间跟一位执教艺术专业的教授的一次闲聊,让周鹏印象深刻。
你以为这儿还是过去的耶鲁吗?她早就堕落了,被技术时代和商业社会的功利所侵蚀,大概只有中国人还觉得是天堂。对方很认真地说。
在今天的耶鲁,持如此批评态度的教授并不鲜见,他们反感学校的一些做法,主要反对学校把过多经费拨给那些更能在短期内产出效益的应用类学科。但周鹏知道,应用性越强、越容易找工作的专业,一向是中国留学生的心头爱。
在美国,很多本科生真正在意和感到自豪的,根本不是自己读什么专业,而是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周鹏的本科是在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读的。这所学校在中国没什么知名度,可它的音乐专业在全美排名很靠前。”
中美国情不同,不能说中国学生的选择就不对,美国学生的选择就是正确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家境不是太富裕,他们需要在拿到学位后挣钱养家。美国人基本没有这样的义务,一过十八岁,各人顾各人,能不能养家根本不是他们放在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中国学生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读了很多年的书以后,能有好的回报,那最好的回报就是能多挣钱。要想多挣钱,就得找一个能多挣钱的工作,其他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工作都不是他们首选要考虑的。中国学生不是没有自己的兴趣,但是他们个人的兴趣首先被家长的意志所压制住了,再就是被整个社会的氛围和压力再次压制住了,所以个人的兴趣就成为最没有地位的东西了。虽然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与生存相比,或者与想象中的生存压力相比,个人的兴趣只能退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几乎没有哪个人的兴趣方向是唯一的和一成不变的。就拿文章中所提到的为例,美国学生可以不顾就业前景而去学自己几乎一窍不通有音乐。几乎可以肯定,这位老兄将来的就业不太可能与音乐有更为直接的关系,因为音乐界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他学音乐肯定不是为了就业。他老兄可以这样想问题,一般说来,能这么干的,他们的家境估计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是需要靠读完大学找工作解决经济问题的学生,是不是也能这么潇洒,那就不一定了。但是要求中国学生也能这样能潇洒地考虑问题,恐怕就实在太困难了。中国人学电子工程,学计算机,也许有人最初没有多大的兴不可能学得好,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专业的所谓好工作。即使侥幸通过什么关系弄到一个挣钱的职位,那也是非常痛苦的混日子。
当然,问题也有另一面。即使是为了挣钱养家,是不是就一定要去学热门专业,也不是绝对的。所谓热门冷门,本身就有相对性。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今年算是热门的,四五年后未必热门;现在被人视为冷门的,七八年后兴许就成了热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专业。差不多十年前,学金融专业特别是国际金融专业的,那简直就烫手的像相黄金专业。可是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又如何呢?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专业不能说都臭了街,但是也早已泯然众人矣。更成问题的是,有些所谓热门专业,不过是很多家长道听途说而得知,这本身就有很大的盲目性。把盲目性当作努力的目标,这不更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吗?家长的非理性,给孩子们带来的损害恐怕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不是说要学能挣大钱的专业就是不理性。关键是要对各类专业有个比较准确和冷静的了解。或者说,你要能让孩子去读一个既让他有兴趣,又能让他将来有个较为可靠稳定的职业,估计家长得做好多功课,而这些功课是绝对不是轻易能做好的。如果家长做不好又将如何?如果真的做不好,就索性不要瞎耽误工夫了。让孩子自己去了解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让孩子自己来做学哪一门专业的决定。家长不光少操多少心,也省得落埋怨。我们的那些婆婆妈妈的家长们,不知做了多少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86863.html
上一篇:
我的班主任老师们下一篇:
执政党与革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