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胡继忠教授的时候,他正在用一个大约像ipad的平板电脑,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学电脑。他说以前没有机会学计算机,现在要查找资料和检索,都要用计算机,所以不学不行了。我读过胡继忠教授写的书《蓝天梦》,就先跟他聊起了他书中写的一些内容。
他在书里提到过他对哲学很感兴趣,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可能是《小逻辑》),也读过《历史哲学》和《哲学史讲演录》。我们也从这个话题入手,谈起他对哲学的感受。他说,其实也只是感兴趣,喜欢读,对人们开拓思路很有好处。他说,当他被打成反革命,被监督劳动的时候,他想到所读过的这些书,觉得这些事情都是过眼烟云,总会过去的。
胡教授出生在东北的农村,读初中时,新中国成立了,在那样一个火红的年代,这些充满激情的青少年,对党,对祖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和向往。在上高中的时候,胡教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而且他特别喜欢航空,所以考大学时,就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五年大学毕业后,他先被分配做了数学教师,后来又开始搞工艺。他本人特别喜欢搞飞机设计,但是在五年的大学期间,没有机会学设计,只是在学空气动力学和相关工艺课程。
在文革中,由于他说了几句发自内心的实话,结果被打成了反革命。他说,当时要整他时,把他以前写的日记都拿走了,可是审查了很久,都找不出什么问题来,这个反革命也定不了案。当然,当时北京航空学院的领导也并不想给他定成反革命。后来还是北京市的一个什么头头,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就定不下来,在强硬的高压下,胡教授终于被打成了反革命,并且被强制监督劳动。
由于胡教授在劳动中表现很认真,而且什么工种都能拿得起来,车工、钳工、电工等都干得很漂亮,工人们也很敬重他,时间一久,那些监督他劳动的那些人也不再把他当成监督对象,跟他反而成了朋友。在被监督劳动的期间,胡教授并没有消沉,他说,他来自农村,他要为农民做点事,而且他又喜欢航空,喜欢飞机设计,于是在当反革命的这五年里,他自学了飞机设计的专业。农民需要能为农业服务的航空器,于是胡教授就想到要设计和研制轻型飞机。蜜蜂型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她的雏形。
胡教授说,为什么把这个型号命名为蜜蜂呢?因为蜜蜂最勤劳,最爱劳动,蜜蜂的工作默默无闻,但是它们创造了这个世界最甜美的产品。胡教授说,他设计研制蜜蜂号的宗旨就是要为农民做点事,一切设计理念都是从这个目的出发。蜜蜂型号到目前为止,设计合理,效率高,价格便宜,而且特别实用。有的轻型飞机外观很漂亮,但不太实用。蜜蜂号外观并没有多漂亮,但是特别实用。所以现在有不少农民都在用蜜蜂号轻型飞机。
在设计和研制蜜蜂号的时候,胡教授还没有完全被平反,但是他的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那些监督他劳动的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战士。在胡教授的研制工作中,这些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们后来都成为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仅那些监督他劳动的人在支持他,北京航空学院里有很多干部和教师也都在支持他。那个时候,他们搞设计和研制根本就没有钱,那些帮助他的人也没有什么钱,也都在无私地用自己的劳动来帮助胡教授搞蜜蜂轻型飞机。搞成了,大家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效益和收入,但是搞出来这么一个型号,而且试飞成功,后来又定型为能够为农业和其他领域服务的极其有效的航空器,这足以让大家感到欣慰了。
胡教授这些年,除了研制轻型飞机之外,也研制了飞艇和共轴式直升机。轻型飞机除了在农业中能得到广泛应用之外,还能用于航拍和遥感。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在几部电视片的拍摄中都用过蜜蜂进行航拍。在航拍时,蜜蜂飞行高度较低,一般直升机都不可能达到这样低的高度,有时飞行高度只有几米。据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征路的电视片,像草地那样的场面都是用蜜蜂轻型飞机拍摄的。飞艇在架设葛洲坝输电线路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共轴式直升机有着带尾桨的直升机所不具备的优点。它在旋停时效率要高,升力大,而且体积紧凑,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胡教授说,现在轻型飞机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我国还没有开放低空领域。在国外,海拔六百米以下是轻型飞机自由飞行的空间,是不受管制的。但在我国现在还做不到。美国有20万架轻型飞机,而我国现在只有几千架。很多购买了轻型飞机的人只能偷着飞,因为没有适航证。胡教授说,这个状态肯定是要改变的,600米以下的低空如果再不开放,会严重制约我们国家轻型飞机航空的发展。
我听另一个教授说过,像胡继忠教授这样一个人就设计出一个型号的事,在国内是很少见的,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现在胡教授所忧虑的,是在他们这一批人行将老去的时候,能不能把这个型号保留下来,并且传承下去。他们希望他们曾经做过的工作在将来也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在目前如果不能马上发展起来,也要保留一个火种,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有机会继续繁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