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我与数学专业的一位教师交谈过。他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读书时不喜欢这个专业,认为数学专业没有什么实用意义。持有这种看法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该同学毕业后,到一家IT企业工作。老板交给他一个项目,是一个软件的编程。当时这个公司里有不少博士和硕士,别人都不太想接这个活,这个活不太好干。所以老板就让这位新来的本科生做做试试。这位学生在接下这个活之后,也挺挠头,就回校请教这位老师。老师是数学专业的,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老师跟学生讨论了一会儿,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大受启发,回去后,大约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把这个活儿干完了。老板十分赞赏,给这位学生又提职又提薪,待遇超过了先来的博士和硕士。这位学生还算清醒,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感觉数学这个东西太神奇了,而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数学实在是很大的失策。于是他回校跟老师讲了这个经历,并表示以后有机会要报考研究生,再好好地学习数学。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也不止一次对其他的人说过。现在真心愿意踏踏实实地学数学的人真不算多。虽然有句老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刚刚恢复高考的七八十年代,数学和物理,特别是物理,确实是很多好学生追求的上大学的专业方向。可是在现在,高分的学生都去学管理了,北京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管理学院,都收进了不少各省的高考状元。再一个热门专业就是金融。金融当然很重要,但是金融领域毕竟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如果达不到雄厚的程度,那么这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必然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楼阁。而工业基础的雄厚又离不开科学基础的坚实。所以,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理论是否占据世界的前沿位置才是这个国家能否保持长足的发展动力并有实力立足于国际前列的重要条件。
固然,高分并不一定就是有前途的好学生,但是好学生的分数一定不会太差。目前这种专业导向是市场就业所推动的,这种市场导向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估计是的。这倒不是说,学习管理和金融就是很容易的,但是比起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说,这些基础理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会更多一些。我们的优秀人才理应更多地投入到这样的领域当中。
当然,学习基础理论在将来的就业上,似乎不如金融业能挣更多的钱。这需要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一个是对研究基础理论的专业人士,国家在投入上应有倾向性的导向,不能再让搞基础理论的为了吃饭而奔波劳碌。再一个是对于有志于投身科学事业的青年,要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各方面因素,找到做什么工作才是自己最适合的渠道。现在一些专业的选择,往往是家长越俎代庖,而学生自己则有的是朦朦懂懂,有的是虽然有想法,但架不住家长的执拗坚持,只好放弃自己的意愿。而家长们,大多是很实际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工作轻松,不要太累,而且还要能挣大钱。这种愿望本来很正常,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并不一定能达到家长们预期的效果。
金融、管理领域的就业与薪资,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光环了。有的已经在潲色,当然,金融与管理的工作还是需要很多人,包括有才华的人去做的,只是我们做的动机并不单纯就是薪资这一个因素。搞基础研究,确实很辛苦,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负担重,压力大。但这也是相对的。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有着高度兴趣和热情的人来说,就不存在什么辛苦,他所做的付出,都是他心甘情愿的,都是他能从中找到乐趣的,而这种乐趣离开了他的工作和研究,不可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得到。我就听过不止一个做父母的说过,让孩子报考什么专业,说这个专业不会太累,似乎家长们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给累坏了。我就会对他们说,这些孩子在这个时候不去受累,那他什么时候才会受累?该受累的时候就应该去受累,如果这个时候不去受一些累,那将来可能要吃的苦头会更大更多。我们年轻时,厂里的老师傅们就都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干活不要惜力。越惜力,你也越长不出力气。越不惜力,你的力气就会越来越大。
通过前面讲过的事例说明,其实,搞基础理论并不是说在实用方面就没有作为。有的时候,正是由于基础理论的扎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比某些专门技术人员有着这些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现实所证明。现在,报考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好学生多了起来,说明在家长和学生中间,一股理性的气息在增长。但是在社会总体情况下,还没有达到真正重视基础理论的程度,这个问题的确需要认真考虑并尽早解决。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不知道歌德是针对什么样的理论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真正的理论并不是灰色的。它不仅可能是绿色的,而且可能是五彩斑斓的。只是这种色彩远不是一下子呈现在表面上,而需要理性的体会才能感受到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