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70年代企业的技术改造 精选

已有 3075 次阅读 2012-4-6 22: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 改造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60年代末,当我们走进工厂的时候,那时候的技术与设备水平都还不高,很多设备还都是苏联式的设计,有些虽然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但是设计的思路基本还是仿照苏联的,那就是典型的四个字:傻大黑粗。但是苏联式设备有一个优点,就是凿实。使用寿命长,不太爱出大毛病。我们车间使用的热压卷管机,可能从58年就开始用,到了80年代退役时,也没有坏过。其间大修是免不了的,但那主要是保养,并不是因为it doesn’t work。这种设备耗能高,效率低,由于当时能源成本、劳动成本都不高,而且在成本核算上也不是特别严格,所以企业总之也还略有盈余。

不过当时由于设备笨重,效率低,劳动强度也大,毕竟需要改进。当时车间的天车速度慢、承重量有限,所以一个班下来,大小伙子也会累得筋疲力尽。企业也有改进的要求,车间操作工人也有改进的需要。在那样一个年代,缓慢的但也是不停顿的技术改造一直在进行。70年代,先改造车间的烤炉。原来烤炉都建在车间内,容量小,且使车间温度高,一到夏天,车间内的温度在烤炉开启时,平均能达到五六十度是再正常不过了。我们当时参与了烤炉的改造。首先是拆除旧烤炉。我发现,拆除这个活儿,年轻人最喜欢干,它带有破坏性,把原来一个已经松松垮垮、其貌不扬的家伙给拆平了,这个过程让人很爽。我们干这种活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劳动,倒不如说是在游戏。因为要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把这家伙弄成废墟,确实也要想一些妙招,虽然拆除的过程暴土扬长,弄得大家都是灰头土脸,但是大家的心情都很兴奋。

再新建的烤炉建在车间的外墙之外,一方面,车间里边宽敞了,而且烤炉开启时,虽然也热,但是毕竟好了很多。而且车间装备了大型排风扇,让这大风扇一吹,能带走不少热量身上也舒服了不少。再有,原来烤炉内用的大铁架子车,完全是人推进人拉出,特别是出炉时,又重又热。胳膊上被烫一下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烤炉改造后,既可用人拉,亦可用卷扬机拉,即使用人拉,也由于轨道安装合理,也不像原来那么费劲了。

这种烤炉在烘烤产品时,用140160摄氏度烘烤8小时。大家都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从理论上,可以用高频加热来解决。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耗电量是相当大的,咱们国家的电力供应根本无力供应。虽然从理论上知道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制约,理论上的东西无法变成现实中的技术。

接下来是改造天车。原来的天车运行速度比较慢,我们这帮小伙子干活看着特别起急。其实,慢是有道理的,吊着那么重的东西,速度快是有危险的。但是青年人干活就讲究个痛快。慢条斯理的大多数年轻人多少都受不了。天国改造后,运行距离延长了,起吊的速度和运行的速度都提高了,当然提高得并不多,但是效率毕竟提高了不少。

在那个年代,虽然这种改造一直都在进行,但总的看,技术提高的速度还是太慢了,至少我在企业一线干了十年左右,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很有限。当时也有一些新技术,有的的我们国家自己创造的,也有部分是引进的。有一年,可能是1974年,北京劳动保护展览馆,在虎坊桥那边,有一个展览,是介绍一种自动控制的技术,叫射流技术,其实就是用液压传动,且使用了一些逻辑元件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我们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所以然来,由于液压传动速度不快,也看不出这种自动控制的效率在哪里。倒是有些老师傅,参观的时候和参观回来的路上,带着坏笑说,这射流有什么新鲜的,咱们在家天天晚上不都在搞射流吗?

现在也不知道这种射流技术还有没有在用,估计在计算机如此广泛使用的今天,这种曾经也算是自动控制领域中的技术,估计也退出生产领域了吧。也许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它还有使用的价值,但作为普遍性的意义来说,它的价值已经不多了。

在那个年代,中国工业在艰难地摸索着自己的道路。没有对外的开放,虽然也会有技术的进步,但无疑这种进步是缓慢的,而且与别人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到了八十年代,已经对外开放了,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多了起来。我们的企业也引进了一台日本的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台设备与我们企业原来现有的企业相比,在原理上并无太大的不同,但是人家在技术上特别细腻,无论是设计上,还是设备的运行上,不像我们原来的那样粗糙,别小看这点区别,这就是工艺上的差别,而工艺的差别带来的产品上的差别就是相当大的。当时,为了引进这台设备,厂里上至厂长、总工程师,下至车间主任和技术员,有不少人都先后去了一趟或者不止一趟日本。当时也有人议论,这哪叫什么引进设备,分明是借着这个机会出国玩一趟。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所谓对外开放,这种人员派出去开眼界,其实也是必要的。也许当时看来这是不正之风,这也不必否认,可是也要看到,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出国开眼界,对于改变人们的旧思想和旧意识是很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56199.html

上一篇:关于考前辅导
下一篇:文化,文化!
收藏 IP: 115.171.128.*| 热度|

3 刘洋 吕喆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