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怎样才能拼过富二代?

已有 4012 次阅读 2012-3-10 23: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富二代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现在一些大学生对于就业很不乐观。特别是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家长没有什么硬的关系,在这个拼爹的年代,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比得过那些家里有硬后台的人。这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不良的风气了也对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子女进入社会精英阶层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那么背景硬一点的可能会捷足先登。这里不好说是不是就一定不公平,虽然那个背景不那么硬的孩子会很不忿,可是毕竟你在能力上也没比那个背景硬的人有明显地强势。说两个一定要比个可丁可卯,这实在难以做以精确的对比。

可是话又说回来,任何时代,都需要有才华的人,换句话说,任何有才华的人,在他那个时代,都不可能被真正地埋没。文革应该是读书无用大肆泛滥的年代,但是,仍然会有一些如果按照当时用人的标准,是根本不可用的人,由于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他们也就能突破那种不可思议的标准,得到他们意想不到的工作。37日的《中华读书报》就报道说,张艺谋在文革时,其父是历史反革命兼现行反革命,失踪的二伯被定为潜伏特务,大伯在台湾是国民党军人。这样的家庭背景几乎根本没有可能进工厂当工人。然而,由于张艺谋在文体方面有不少特长,张艺谋篮球打得不错,远距离投篮很准,加上擅长写美术字、刷大标语、画主席像,就是这点儿文体特长,让他迈过了出身问题的坎儿,被招到工厂。用句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灵”,就靠这点文艺特长,张艺谋就找到了后来开创他的艺术生涯的基础。

寇志寒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在六七十年代,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也不会很多。在六十年代,他就是一个农民的子弟,但是他努力自学,做出了一些小发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双轮双铧犁。他虽然并没有什么职务,也没有什么职称,但是他为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一般的农民的孩子,上过几天学,一看只能回乡搞农业生产,顿时就泄了气,再往后就放弃原来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长辈走过的娶妻生子的路,他们不过重复地走,再后来就索性什么也不想了,人家怎么过,他就怎么过了。寇志寒不甘心就这样混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拼搏。虽然他没有大红大紫,没有腰缠万贯,但是,他仍然是成功的,他仍然是幸福的。因为他没有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而是为他的家乡,为他的乡亲做出了奉献。

文革中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于是得过且过者有之,瞎混日子者有之,浑浑噩噩者有之,而且这样的人往往都自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不怪自己没本事,而怪自己没有遇到好时候。其实,在那个时代,不少青年仍然坚持读书学习,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混日子。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对学习的坚持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现实的利益,他们的兴趣就是学习本身。那些没有学习的人可能还会嘲笑他们,讥讽他们,认为他们不识实务。然而,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那些嘲笑和讥讽他们的人才是真正被嘲笑的。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第一批考上大学的考生,都是有准备的人,都是一直在坚持学习的人。文革中对人才束缚的羁绊都被突破了。如果按照文革时期的标准,这些人中有很多是上不了大学的。但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实际需求,这种情况的改变就是一种必然。

历史上最有名的怀才不遇者大概就是李白了。李白的诗的确不错,但是他也自诩为自己有政治才华,但是实际上,在政治上,他确实不是太行,为了谋个一官半职,他投机过,他也拍马奉迎过。而且在好多时候,他看不清形势,做的结论尽是想当然。所以,他一生都是不得志的。固然他也受到一些打压和排挤,但是在根本上还是本事不够。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某个中学有这么一条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话说的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是有点过。如果有高考,就能拼过富二代吗?那也说不定。富二代家里有钱,那富一代可以花钱请最好的老师,给自己的富二代当辅导老师。那钱花得如淌水一般,普通的农家孩子就能拼过啦?要想拼过富二代,并不是靠高考,还是要靠本事。高考只是求得本事的一个手段,而且是不那么重要的手段。你参加了高考,上了大学,可是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你还是拼不过富二代。你得真有真本事,这就相当于你腰里有了硬通货,那说起话来才能真的理直气壮。

再有,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靠关系背景就能发展起来的,有真本事的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一个企业,如果只招官二代、富二代,而这些二代们都没有本事,庸庸碌碌,那这样的企业肯定得完蛋。所以企业要想不完蛋,当然需要有真本事的人,不可能只招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现在有些机关单位和企业,在招这些二代的时候,也是很矛盾的。他们扛不过条子,但是他们并不都喜欢条子上介绍来的人,只是 没有办法。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知道自己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同样清楚的知道,这种官二代、富二代如果是无能之辈,那么肯定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这种所谓看关系,递条子的做法,肯定是长久不了的。

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越得要争气,就越是要努力学习,玩命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弹药。要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什么时候都不要被邪气困惑住,似乎那就你唯一的命运和出路。没有这回事。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期不懈的努力,肯定会有所改变的。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不要被暂时的东西所迷惑,要敢于持之以恒,一定会有变化的,一定不会长期待着不动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46341.html

上一篇:零距离?
下一篇:听国外的音乐
收藏 IP: 115.171.118.*| 热度|

1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