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人们对于孩子将来会不会读书表示了一些担忧。有人说,现在人们通过电脑、手机所获得的阅读信息都是碎片化的,这种阅读更像是一种快餐,没有多少养分。他们希望孩子们将来应该去读更多的名著,认为这才是阅读的正道。
我也不赞成孩子们只是通过电脑和手机来获取阅读资料,这肯定会产生一种快餐式的营养不良。这样的阅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除了获得这些碎片化信息之外,还能获得更为完整的阅读信息呢?
有人说,国外的地铁和火车上,人们都在安静地读着书,不像中国人,只在那里翻看手机。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国外人们的阅读是健康的,而中国人目前的这种阅读方式是不够健康的。既然不那么健康,那就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正。但是也有人说,国外的智能手机似乎没有中国那么普及,所以国外的人在闲暇时间就只能看书,不太玩手机。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有什么根据。
回顾一下我们从小的时候,是怎么开始阅读的,可能对于今天的孩子们不一定有用,但可能会对家长们有一点启发。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就订阅了《小朋友》这份杂志。这应该是给小学低幼年级的学生看的杂志。虽然那上面也有不少的文字,其中也有很多字不认识,但还是有很多图画。而且当时有的文字还是有注音字母的,今天换成了汉语拼音。至少在小学生认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于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还是能够阅读一点材料的。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就有一本刊物名为《儿童时代》。这本刊物就基本没有注音字母了,主要是要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来阅读。那时的字典主要是以偏旁部首来排序的,而不是后来的《新华字典》是通过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排序的。通过查字典,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与能力,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有一本《少年文艺》的杂志,是一种文学刊物,主要是类似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刊物。这本刊物有专门为初中阶段前后的学生开辟的文学栏目。所以,阅读这样的刊物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不太吃力了。
当时还有一种刊物,叫《连环画报》,其实很像一本小人书即连环画的合订本。每期有好几种故事连环画。很适合小学生看。当时我家里订了这本刊物,订了好几年。后来父母把这几年的刊物都捆绑着收了起来。有时候,我自己翻箱倒柜,把这些刊物翻出来,再重新看一遍。看的时候,一点不觉得无趣,总好像新看到的一样。有些虽然看过,但还是想看,还是有一种新鲜感。其中有一期刊登了一个故事,名叫《拜月记》,看了好多遍,可是除了个别其中的人名外,整个情节全忘了。
我大约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看长篇小说的。母亲从单位工会图书室借来的小说,晚上睡前看一阵,然后就放在枕头下。我看到了,也拿起来读。最早看到的长篇小说是《林海雪原》和《铁道游击队》。看的时候,兴味十足,完全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后来,像《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半导体世界》等科普书籍,也是我喜欢阅读的书籍。在星期天的时候,早饭后就开始看,一直看到吃午饭。午饭后,接着看,不想睡觉,也不想出去玩,就这么一直看到晚上。七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中国文学四大名著,还有著名的《聊斋志异》。我从别人那里把《聊斋》借来,从下午五点,一直看到夜里十一点。
读初中时,从学校图书馆也借来许多书来看。我觉得,我读的书,大部分是在初中前后读到的。
今天的孩子们,在进入小学之后,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从看连环画开始?从图文并茂的小人书,逐渐过渡到读字儿书。六十年代,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都有摆小人书的书摊,孩子们花一两分钱就可以看一本小人书,不用家里给买书。中国四大名著都有小人书版本,孩子们最早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应该就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吧?
外国名著,如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在初中时读的。后来还读过柯切托夫写的《茹尔宾一家》和《叶尔绍夫兄弟》。西方名著是在文革中找来读的,雨果的《悲惨世界》,《笑面人》、小仲马的《茶花女》、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都是在七十年代以后才找来读的。这期间,还读过左拉的《萌芽》和《劳动》等著作。但是没有怎么读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复活》和《战争与和平》也读了一点,可是读不下去。《安娜·卡列尼娜》也不太喜欢读。
要让现在的孩子们喜欢读这些名著,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说老师和家长说那是名著,孩子们就一定会去读。他们会选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红楼梦》那么优秀,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去读。一般说来,男生喜欢读《红楼梦》的比女生要少。似乎是这么一个状态。
孩子们的读书取向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引导。家长说某书好,可以先把打动家长的内容或者思想告诉孩子,让孩子产生出那么一点兴趣和阅读的欲望,这样来引导孩子去读这样的名著。而老师们,则可以通过读书后写心得、写读后感来要求学生,甚至也可以举行阅读竞赛,来激励孩子去阅读那些优秀的作品。
在中小学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这不仅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世界的最好的方法。如果语文老师只要求孩子背诵考试卷子上可能出现的内容,那绝对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蠢事一定不要再做了。
优秀的书籍对读者一定是有魅力的。不是我们说是名著的,对孩子们就一定会有吸引力。古人说,孔子撰《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这么严重吗?我深表怀疑。《春秋》真的不如《左传》有可读性。还有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效果也是非常可疑的。至少在今天,这种说法不是太靠谱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