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观看电影《音乐家》

已有 4497 次阅读 2019-5-19 09:4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517日,我们观看了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拍摄的电影《音乐家》。票是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给我们送来的。这部影片,她还担任了总顾问。对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一生,其实我们知之甚少。对他最后几年的生活,我们几乎更是一无所知。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挂着冼星海的画像。他看上去那么年轻,而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岁。他是怎么离开人世的,过去我们也并不清楚。

而这部电影则把我们的人民音乐家生前最后几年的生活展示给我们。说实话,看完这部影片,让人没想到的是,我们的音乐家生前最后几年竟然生活得如此艰难。当然,那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冼星海带着延安拍摄的好多纪录中国抗战的胶片到苏联,进行后期的制作和配乐。但这个工作刚刚开始,法西斯德国就无耻地进攻了苏联。为了保护这批胶片,苏联帮忙把胶片转移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木图。然而,在运送胶片的途中,胶片遭到德国侵略者的轰炸,胶片全部损失了。看到这里,心里也是万分遗憾惋惜。多么难得而珍贵的影片资料,一下子全都损失了。这样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不仅如此,冼星海的生活在阿拉木图也立刻成了问题。原来一起合作进行电影后期制作的苏联单位并没有随着过来,他们只是为了保护胶片,只负责把胶片送过来,而之后该怎么办,战争把一切都打乱了。冼星海立刻就陷入食宿无着的处境。

在这个时候,一个阿拉木图乐团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指挥,看到冼星海,知道他也是一位音乐家,就慷慨地收留了他,请他担任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这总算有口面包吃。但是住在哪儿呢?指挥的家里已经住了许多人,再也安排不下更多的人了。指挥的母亲想让冼星海住在指挥的妹妹那儿。但他妹妹家只有妹妹和她的女儿两个人,而妹夫却因为受冤屈而被枪杀了。指挥认为让冼星海住在妹妹那边不太合适。母亲说,她听我的。

结果冼星海住到了这个只有母女俩的家里。女主人在工厂做工,收入微薄。冼星海看到这种情况,想帮助这个家庭。他把自己唯一的一件大衣拿到市场上卖掉了。但他自己冻得浑身发抖。后来冼星海死于肺病,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个时候坐下的病。即使不是这个原因,至少那种极寒气候对于肺病也是有害无益的。

女主人开始对冼星海也是有戒心的。毕竟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突然住进来一个陌生的男人,这事多少是要让人戒备的。然而冼星海对这家的小女孩非常好,而且也总是帮助这个家做更多的事。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女主人给冼星海在餐盘里放了一个土豆,而她和女儿的面前只有一碗汤,没有土豆。小女孩看着冼星海面前的土豆,总是不错眼珠。看上去她也很想吃这个土豆。冼星海把土豆分开一半,放到小女孩的餐盘里,而女主人又给拿了回来,重新放在冼星海的餐盘中,还说,男人就应该多吃点,冼星海说,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多吃一点呢?他把土豆分成三份,给女主人和小女孩都送上一份。那个年月,土豆就是家庭的主食。这个画面让我非常感动。他为乐团创作和改编了一些哈萨克斯坦的乐曲,得到一点稿费,他立刻都交给了女主人。他对祖国和家里妻女的思念,也让女主人和那个小女孩看到他的善良和温情。小女孩对她特别信任,用哈萨克斯坦对最亲近长辈的称呼来称呼他。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哈萨克斯坦的人民,当然也是当时的苏联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女主人虽然家境困难,但都是尽最大的可能照顾好冼星海这个离乡背景的中国人。这种普通的,但又充满温情的感情,并没有搀杂别的什么东西,却是那么纯净,那么单纯,又那么可贵。

在影片的开头,是1990年,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来到阿拉木图,迎接她的就是当年冼星海住在她们家的那个小女孩。小女孩已经不小了,是个中年妇女了。她说,冼星海有两个女儿,一个是中国的女儿,再一个就是她这个哈萨克斯坦的女儿。严格说来,冼星海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跟这个哈萨克小女孩相处的时间比跟自己的亲生女儿要多得多。他在自己女儿两岁左右就离开了她,直到离开人世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亲女儿。

在苏联滞留期间,他也创作了不少哈萨克斯坦风格的音乐,其中是为哈萨克民族英雄创作的音乐,受到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欢迎。这部影片反映了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相互之间的友谊与情感。虽然很普通,但也很细微,很真挚,也就很感人。

影片中反映冼星海心系祖国,心系自己的妻子儿女的情感也很感人。特别是他给国内寄了十六封信,但全部被退了回来。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有多么沉重真是可想而知。他后来被分配到离祖国边境最近的一个哈萨克小镇,他迫不及待地往边界方面冲过去,但最终还是被拦了下来。他不可能就这样走过去。苏联的边防军说,他如果这样走过去,会得到怎样的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音乐家最终还是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没能再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这是音乐家一生最大的遗憾。但是我们的音乐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除了在苏联创作了较多的音乐作品之外,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改《黄河大合唱》。当在影片的尾声,《保卫黄河》的歌声响彻云天的时候,影院中的每个观众都眼含热泪,座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影片中穿插着几首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十月革命时期的歌曲有《同志们勇敢的前进》、《红旗颂》;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有《神圣的战争》、还有《黑色的夜》。这两首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每年在俄罗斯胜利日晚会上都能听到。影片中出现《神圣的战争》大合唱的画面,与歌唱《保卫黄河》这首大合唱的画面,同样震撼人心。

之前,我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合唱团体准备要演出《黄河大合唱》。但是乐团的指挥擅自修改了其中某个乐段。冼妮娜知道后,赶紧赶过去,拿着原谱,要求合唱团按照原谱来唱。冼妮娜说,这种擅自的修改把《黄河大合唱》的那股气势给改没了,这是很不合适的。后来,合唱团经过一天的排练,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就是按照原谱来唱的。后来,又有一个合唱团也要演唱《黄河大合唱》,也是指挥擅自做了修改。冼妮娜又赶去要做工作劝说他们按原谱来唱。但后来结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音乐家.jpg

画面中站在中间的女性就是照顾冼星海的女主人,而前面的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这是影片中苏联军民共同合唱《神圣的战争》画面。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79907.html

上一篇:华为海思,好样的!
下一篇:复杂的天下大势
收藏 IP: 111.201.70.*|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