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不同的军事发展战略

已有 1467 次阅读 2018-9-7 07:25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苏争霸那些年月,美国和苏联都设法加强本国核武器的发展,除了核弹头的小型化之外,在运载工具上,也是各显神通。后来发现,这样竞赛下去,两国都有点吃不消。所以美苏两国最终在八十年代初达成了中程导弹的限制条约。两家都对中短程距离的战术导弹的数量进行了限制。或许他们认为,他们拥有的战略导弹已经足以威慑对方,中短程距离的导弹在实战中意义不是太大了吧。

中程导弹条约生效后,美苏双方都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继续下了较大的力气。美国主要在建立反弹道导弹的系统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而苏联则在突破反导系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苏联面对临近的北约,那是一大片西欧平原。苏联的想法是,一旦与北约开战,苏联将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然后用苏联的坦克集团大规模向西欧挺进。但是,这样一场性质的战争到底会不会爆发,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苏联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苏联的战略思想就是如此。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对于海军的建设从来没有放松过,一个是保持强大的航母编队,一个是发展战略核潜艇。对于常规舰艇,美国也一直在实现这类舰艇的建造和列装。但是苏联认为,它拥有庞大的战略核武库就已经足够的,任何其他的常规力量都不如核武器有效。所以,苏联除了在有限的几个军工领域如陆军的装甲力量,还有空军与战略导弹方面继续投入之外,在其他方面比美国则有着比较悬殊的差距。

据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大家谈”栏目的介绍,苏联可能是国力有限,它在战略核武器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在常规海军方面则投入甚少。美国一直在保持几支强大的航母编队,而苏联直到解体,也只有一艘航空母舰。苏联的想法是,我拥有强大的核武库,谁要呲毛,我就用核武器打谁。所以苏联不再重视常规武装力量的建设,诸如海军,特别是不太重视航空母舰的建造与列装。

美国与苏联战略思考的区别,导致了美国的航母编队一直在全世界各个角落耀武扬威,积极干预着世界各个地方的事务,以此来保护和加强美国的利益。而苏联,由于缺乏这样的海军航母编队,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而束手无策。

虽然直到今天,我们也认为,苏联与美国争霸实在是一种不智之举,且不说苏联自身国力比美国有较大的差距,即使没有这样的差距,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这本身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苏联这种争霸的战略只是为了苏联一个国家的一己之利,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由于在实际上,这样的争霸战略只能给苏联增添更大的负担,使苏联不断地疲于奔命。最终导致国力耗尽,而呈现衰落之疲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苏联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霸,不把国力耗费在与美国的全面竞争之中,而是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最需要、最适合的领域里,那应对美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假设,苏联不打算与美国全面争霸,把有限的军工力量发展到航母的建造上,那么美国对于苏联的压力就有可能没有那么大,而且美国对苏联必然也会有所忌惮。至少在太平洋方面、在波罗的海方面,苏联如果部署有限的几支航母编队,那么势必会减轻在这两个方面美国和北约的压力。如果苏联的周边发生一些紧急的状况,就不至于只有美国派出航母编队在那里耀武扬威、施加压力,而苏联却只有干看着,而无所作为。

所以,总结了苏联的教训,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装备,以及建造必要的航母编队。中国一开始打算建设航母,美国那边就开始忽悠,说中国没有必要建造航母,那是一咱过时的军事装备。如果真的过时了,美国为什么至今没有放弃,而且至今还在不断地升级改造。中国航母的建造、列装,都是让美国很头疼的事情。所以,越是美国反对的,我们就越是要坚持做下去。

苏联当年只注重发展核武,而不注重发展常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这就让苏联手里没有多少真正可用的军事利器。这是苏联的失算。你的核武器再多、再厉害,但不能拿出来经常使用,那这些核武器就几乎成了一堆废物。

不过,苏联时期开发的陆军装备,特别是火炮,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的用处,现在到了叙利亚战场上,却大显神威。据说,俄罗斯弹药库里库存多年的弹药拿到叙利亚战场上,打得极端组织和反对派几无还手之力。这些传统的弹药,不需要精准的瞄准,也不需要远程发射,就是这样直接砸下去,对手就只有遭受灭顶之灾。美国支援的武器在这些强大的覆盖式炮击和轰炸面前,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正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有一点可以确定,常规武器的作用绝不可小觑。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33288.html

上一篇:迎合资本的一场大杂烩
下一篇: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全社会的任务
收藏 IP: 114.244.47.*|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