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164位考生

已有 1935 次阅读 2018-2-10 11:0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网上所传有164位中国学生,考了高分却不被哈佛录取的消息。而一个分数并不高,却为家乡父老发明了解决饮水困难的学生,被哈佛录取。这则消息不知是否确实。假设它是确实的。那么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早就听说,哈佛并不是以考分高低为序来录取学生。它有一整套公开的以及不那么公开的程序与规则。所以,首先,别以为哈佛的录取标准都是公开的。比如,有着更好出身的职务的校友的子女,捐助学校更多的人的亲友,都有可能被哈佛录取。当然,在公开的录取标准中,有些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如果这则164名中国学生考分高而未被录取的消息是属实的话,那么这至少告诉我们,在哈佛,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据说,有位极高分女生的母亲对此特别不满,也特别不理解。

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无奈的一面。所谓合理,是在中国这样当年既大又穷的国度,只有凭考分来录取,才有可能得到当时最大的公平。如果在那个时候再加上什么杂七马八的东西,那麻烦就大了。各种门路,各种猫儿溺,都会纷纷涌来,让人不胜其烦。所以一考安终身,固然也有毛病,但这里的毛病相对于那些门路什么的,也是最少的,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中国这种一考定终身无奈的一面,在于,对于进入高校人才的选拔,只剩下这一个标准的。这种片面性是比较显著的,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在文科,某些靠死记硬背而掌握的知识,很难考察出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与想象力。而这些素质又是高等学校培育人才所必需的。而有没有公益心,会不会乐于助人,这样的品质也很难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分数中看得到。所以,这里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是很难解决与纠正的。

哈佛大学对于分数不过分看重,可能就是在于在他们看来,人才的素质本身就是多方面的。对于美国人来说,能走上更高社会层级的人才,肯定不是只会考试、只会背书的书呆子。他们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标准。那怕所培育的人才是为资产阶级所用的,书呆子同样也没什么用。而有着更全面素质的人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比书呆子有用得多。哈佛录取学生的潜规则虽然也有,也不公平,也有弊端,但总的说来,这样录取的学生人数并不多,不会影响美国所希望培养人才的大局。

对于中国来说,情况也是复杂的。在本科阶级,一考定终身还是必要的。这是从最广泛的范围来吸收人才的角度上,这样做是最合理,也是最公平的。但是,到了研究生阶级,这种只凭分数来定终身的做法显然不那么适当了。所以,那些复试、面试就有了更多的意义。当然,这样的复试与面试,不可能避免不存在猫儿溺,但相对来说,在初试基础上的面试与复试,猫儿溺即使存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但有效的复试与面试是可能用来发现所需要人才的那些非分数因素与素质的。如果考生在本科阶级有更突出的成绩,如科技发明、专科申请、做过突出的公益事业、写出优秀论文等,那简直会占有录取机遇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做,不仅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合理合法、天经地义。或许这种方式也弥补了本科阶段一考定终身的无奈与缺陷。

至于在本科录取阶段,是不是一定也要模仿哈佛的做法,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对当前中国而言,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利用手里的资源,粗暴干活正常的录取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至少在当前,中国的本科招生不能完全照搬类似哈佛这样的录取标准与方式。要不然,天下会更加乱套,社会会更加不稳,人心也更加不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轻易否定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是弊大于利。当然,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贫困的消除,随着教育资源的公平与普及,在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要继续一考定终身的政策,或许可以考虑有改变的必要了。但是至少在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这似乎还不宜过早冒险。

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那种根据国内现行政策,一考定终身来让自己的孩子依然只做应试教育的奴隶,看来并不妥当。或许这种应对应试考试的做法会让你的子女占有一定的便宜,但对其将来的发展肯定是有不利因素的。对这一点,家长们应该看得要更清楚一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成为有用的人才,而这个过程,绝不是只靠考分来决定的。孩子的成长,固然有需要修枝剪叶的一面,更需要顺其自然的另一面。只强调一面,而罔顾另一面,那并不是真的在爱孩子,而有可能是在害孩子。当然,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特殊的一面,让自己的孩子走什么样的路,也没有千篇一律的药方。就看家长与孩子们互动的结果,以及他们各自的运气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9258.html

上一篇:父母子女
下一篇:守规矩
收藏 IP: 123.120.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