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今天还需要螺丝钉精神吗?

已有 3062 次阅读 2016-11-2 08:4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经常会宣传一个“螺丝钉精神”,而且还是要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了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之后,这个说法被有些人提出批评,认为这个说法是不考虑个人的需要,是一种不顾及人性的观点。我想,过去,我们在说服从国家需要,要有螺丝钉精神的时候,当时确实也有当时的客观条件。国家建设哪里都需要人,而且很多地方条件都特别艰苦。我们不可能等到把需要建设的地方的生活条件都搞得很好之后,才会派人去建设。至少建设生活条件也是需要人的吧?

那个时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是由国家分配的,企业招工,分配工种,也是由企业来分析和决定的。当然,那时的企业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所以也是代表国家来做这些工作的。服从国家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价值观。

当然,在一些领导提出某种号召的时候,确实主要都是从工作需要考虑的,不过,也确实有一些人,自身家庭或者生活存在某种困难,如果有可能照顾,也是应该考虑的。只是当时由于那时的气候与大环境,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照顾。所有的困难几乎都由个人来承担。其实,那时也不是没有对需要照顾的人当中发生过照顾的事,只是这样的事不是太多。

单从口号而言,确实看不到对个人的关注。这是口号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而口号讲多了,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对于普通人所需要的关注与照顾也容易忽略。这是那个时代的缺陷,我们没有必要隐讳。

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早就没有国家计划,也没有国家硬性的意志来干预个人的工作。但是也并不是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想找到的工作找不到,不想干的工作有时候又不得不去干。也就是说,在市场条件下,同样不可能让人们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希望做的事,同样也有很多不得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遵守敬业的职业道德,要不要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这里同样也提出了一个,是不是仍然需要一种螺丝钉的精神?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有很多大量的工作岗位,工种或者工序需要有人来做。那么既然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当然就应该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工作做好。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所以螺丝钉精神首先就是一种职业道德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或者丢弃这种螺丝钉精神。不论什么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完全承担的,都需要集体与团队的合作。所以螺丝钉是一种岗位,是这个集体与团队中的一分子。如果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工作掉了链子,那同样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质量,有时甚至会发生出事故这样的大问题。

或许有人会想,我现在要做的事不是我喜欢的,不是我希望的,我希望去做我喜欢做的事难道有错吗?当然没错。可是在我们找到那些我们喜欢做和希望做的事情之前,当我们还不得不在我们不喜欢、不希望做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我们仍然有义务、有责任把现有的工作做好,而且还应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得更好。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社会这个大的机器系统有无数个配件和部件,也有无数个螺丝钉和铆钉之类的标准化器件。既然是标准化的器件,就不是唯一的,往往也不是最关键的位置。因此很多人会不喜欢这个位置,看不上这个位置。可是,当我们因为各种内外原因而不得不在这样的位置上工作一段时间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以一个有着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来对待这样的工作?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能不能正常运转、正常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任何一个工作,任何一个岗位,如果出了质量问题或者人身事故,一般说来,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与人们的责任心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在职业道德方面肯定都存在不小的问题。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岗位或者是一个人的问题,有时候就可能是一串岗位和一群人的问题。有人说过,发生一个事故,可以调查出一串失责失察的原因,是一大堆工作不到位的小事件的集合。所以螺丝钉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螺丝钉没有拧紧,发生了溢扣,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隐患,也是百分之百的事故先兆。

不少人会认为,那些领导岗位,企业主管岗位,技术大拿的岗位才是重要的,其他小兵小卒谁都能干,没那么重要。一部大的机器系统,确实有关键部件与非关键部件的区分。这是客观存在的,没必要否认。但是,无论是关键岗位还是非关键岗位,同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在看上去不那么关键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当我们还在努力争取去寻找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的岗位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我们不那么喜欢的工作,仍然是我们需要为之负责的。我们没有理由因其不那么关键而轻看它,而丢弃我们的职责。如果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你都没做好,你都会出问题,那么谁还会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来做?谁会把更重要的岗位让你去担当?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还在那些我们不太喜欢的普通螺丝钉岗位上的时候,你或者还有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或者还有潜能没有被人发现,或者你其实还不具备担当更重要工作的能力。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有的那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一定要自己现有的工作做好,至少要做得符合标准,符合要求。没有这一条,你再怎么好高骛远都是没有意义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12246.html

上一篇:美国啥时候能明白过来呢?
下一篇:对于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宜简单化去看待
收藏 IP: 123.123.48.*| 热度|

3 吕喆 王安良 姚伯元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