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 is hopeles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ntrolhopeless I just wonder how thing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n what happens

博文

钱学森和于光远谁更靠谱?

已有 11453 次阅读 2013-9-28 11:32 |个人分类:历史在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钱学森, 于光远

现在说点作为“大师傅”的、有些“外娇里嫩”的陈安感兴趣的事情:钱学森和于光远谁更靠谱?

本是清华学物理的于光远,年轻弃理从政,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N年后文革前,官至国家科委副主任,期间于很长时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就在于光远清华毕业的1936年头一年,曾短暂以清华王士倬教授为师的钱学森,挟庚子赔款,远涉重洋,来到 MIT 读硕士。

两个初始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清华有缘人,改革开放后,因为特异功能相遇,短兵相接了。

钱和于的观点可以这样描述:

用老百姓的大实话来说,于认为特异功能呀,什么耳朵识字都是胡扯,且文绉绉地说:“人体特异功能的宣传直接违反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神”的话语“布道”般说,钱认为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就是 truth,且科学绉绉地说,这些现象隶属于人体科学,应该立项进行科学研究,而且中国人于此一定大有作为。

现在从结果上来看,于光远是对了,因为再没人相信耳朵识字了。

马列主义信徒的于光远怎么就说对了呢?我的部分答案是:他宗教般蒙对了;三段论信徒的钱学森怎么地就错了呢?我的部分答案是:他科学地信错了。

是什么使得两位大师,对待特异功能,有如此这般截然相反的态度呢?在细读张纯如的钱传后,我一不小心找到了答案。钱学森曾两次在 MIT 学习和工作,钱在 MIT 的经历就注定了他对“人体科学”探索般的态度。第一次在 MIT 是以学生身份,因为不擅长实验或实验不成功,以及传说的博士前必须的实习经历,他离开了 MIT,转投 Caltech;第二次,十年以后,钱学森“英雄般”以副教授身份凯旋而归。钱的 MIT 的经历对他“三观”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一,钱在MIT向李耀滋(下面会看到也应包括维纳)学习了自动控制技术,科学网何毓琦老先生那里有对李耀滋的介绍,以后有机会再聊李;第二,钱在 MIT 一定是学习到了冒险和探索精神,这可以从张纯如的如下中文版文字看出来:

   他一度希望师从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伟大的数学科学家,但他的教授们(注 1)按照麻省理工学院校友鲍勃·萨默斯的话来说:“与其说是科学家倒不如说是探险家。”一位科学史评论家这样写道:“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是像爱迪生那样的,而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

这里探险家,张的原文用的是“冒险家和探索者” adventurers and explorers。无论钱在早期是如何不喜欢MIT,我们都不能不说:MIT 教授们的冒险和探索精神也一定影响到钱学森,正是这探索精神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后来钱对“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的态度。另外一个有兴趣的事情是,张纯如上文提到的“伟大的数学科学家”,我猜一定是著名的“控制论之父”N. 维纳,或许钱后来的著作“工程控制论”都是受到“天马行空”般维纳的影响,比如书的标题是控制论 Cybernetics 而不是 Control 等等。钱对特异功能、人体科学的偏好某种程度地,反映了一些控制论或自动控制理论者对“智能”的喜好,如维纳书的题目: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

于光远蒙对了,原因是他幸运,是拿来主义的结果;钱学森看法错了,原因是命运,是探索精神的使然。无论谁对谁错,对中国人科学精神的培养都是有益的,实际上,正是他们的争论,多少地弥补了中国人错过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如今两位大师相继而去,他们的批评精神永存,正负能量永恒。

注 1 我仔细看了原文,这里“教授”应该指的是 MIT 航空方面的教授,就是钱的老师们,应该不包括那位伟大的数学科学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728505.html

上一篇:学生诉苦,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下一篇:由黄维想到了黄秀清——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收藏 IP: 1.202.87.*| 热度|

30 武夷山 郑小康 陈安 鲍得海 曹聪 徐晓 王春艳 王德华 李永丹 李宇斌 印大中 陆俊茜 袁海涛 李世春 刘全慧 戴德昌 汪晓军 张忆文 王枫 赵星 李天成 韦玉程 孙平 柳林涛 ddsers biofans lbjman tuner luxiaobing12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