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粘红酵母CIBAS A 1401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分离纯化与性质

已有 5635 次阅读 2010-9-17 09:55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粘红酵母CIBAS, 1401, 分离纯化与性质

              粘红酵母CIBAS A 1401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分离纯化与性质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1.PAL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

应用选出的高PAL活性的粘红酵母CIBAS A 1401-37号菌株,在Ⅱ级发酵至21h时,生物量达到最高,PAL酶活力最高,且能维持活力峰值期23h;在此时搜集菌体纯化该PAL酶最适宜。经试验发现,用直径0.5㎜的采用玻珠破壁56次时,有最佳效果;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时,选择40%~65%饱和度,沉淀效果最好。获得的粗酶液再经Sepharose4B凝胶过滤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得到最终纯化倍数为139倍,收率为12.6 %的结果

经纯化得到的酶液,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均得到单一蛋白带,证明该酶已经达到凝胶电泳纯,且其亚基大小相等。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带上,其PAL亚基的相对迁移率和由标准蛋白质迁移率所配的标准曲线,插值分析可得出该PAL的亚基分子量约为79.4kDa

PAL制剂在不同的金属离子氯化物体系中,除了Mg2+ Na+外,其它金属离子如Fe3+Cu2+Co2+Hg2+等对其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AL的酶反应动力学参数:根据Lineweaver-Burk 作图法,在pH8.540条件下测得本粘红酵母CIBAS A1401 PAL L-Phe生成t-CaKm值为3.87×10-4mol/L

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测试发现:在pH8.5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在40℃,该酶的最适反应pH8.5,在pH8.09.5 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无防腐剂和保护剂的条件下,4℃和-20℃保存2周活力下降分别不到40%和20%。

该酶在50℃以下,尤其是在最适反应温度以及更低温度下,都有较高的稳定性,这就是为什么该菌株能用于工业生产L-Phe的优势所在。

本工作将粘红酵母CIBAS A1401 PAL的部分酶学性质与已经报道的高等植物PAL的性质作了比较研究,发现都不同程度地证实了酵母PAL与高等植物PAL有着相似的结构大小和生物学特性;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就完全一样。据报道,酵母PAL的活性部位的结构与高等植物有着较大的差异,且PAL在植物和酵母体内所起的生理功能是有区别的。

2.PAL基础酶学问题辩析

据报道,PAL有酪氨酸解氨酶(Tyrosine ammonia-lyaseTAL)活性,催化酪氨酸(TyrosineTyr)解氨生成对一香豆酸(4--肉桂酸);一般来说,TAL活性不总存在。有人认为该PAL存在两种酶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其PALTAL最适PH不同,动力学参数(Km值,KcatKcat/Km)不同,但都有类似的催化效率。

对于粘红酵母A 1401而言,在使用该菌种在发酵培养制作细胞作为PAL生物催化剂时,对其液体培养基中的两种芳族氨基酸(L-PheL-Tyr)作为PAL的诱导剂对其代谢利用过程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菌首先代谢利用L-Tyr,其次才是对L-Phe的代谢利用;由此可以推断本菌株经芳族氨基酸诱导生成的PAL酶系中也存在优势的TAL酶活性;这在本实验室的红酵母对三种底物,即间--肉桂酸,邻--肉桂酸和对--肉桂酸生物转化制L-Phe结构类似物,即间--L-Phe,邻--L-Phe和对--L-Phe(即L-Tyr)的筛选和制备合成试验中,实际上就是TAL(酪氨酸解氨酶)逆向生物催化合成天然(L-Tyr)和非天然L-Tyr的结构类似物,具有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因此,从基础酶学角度分析,实际上该菌存在两种酶形式,即PALTALPAL/TAL的比率取决于菌种及其生理营养条件。不过通常认为两种酶活性均可对肉桂酸被直接立体氨化合成L-Phe起作用。表1给出了该菌株在生物催化剂制备阶段,优先代谢利用作为PAL诱导剂的Tyr,然后才是L-Phe的结果。由此表明该菌株存在两种酶的形式,且TAL可能较PAL占优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804-363885.html

上一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苯丙酮尿症(PKU)知识介绍
下一篇:粘红酵母CIBAS A 1401的PAL酶分子生物学部分工作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