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zhai 泥土的芬芳

博文

科学家的“三个必须”

已有 3838 次阅读 2013-4-21 10: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研究, 科学家, 传播, 三个必须

科学家的“三个必须”

翟自洋

前些天,致信比利时信息计量学家、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会(ISSI)主席鲁索(Ronald Rousseau)先生,感谢为我们所作的“大数据、补充型指标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领域”报告。鲁索回信:

A scientist must do research, must teach AND mus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s in his/her field or in science in general. This is an example of this last aspect.

...

前面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科学家的“三个必须”:

1. 科学家必须从事研究

2. 科学家必须教书育人

3. 科学家必须参与讨论(交流,传播,……)

或者,反过来说,只有满足这“三个必须”,才可以被称为科学家?

=============================================================

前篇博文《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中,谢龙老师的评论以及博主回复与此相关,转帖于此。

[8]谢龙 2013-4-19 11:33

想到一个问题,对发双语的学者如何评价,如何衡量工作量。大家都是要吃饭的,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没有任何好处想来不会有太大人愿意做这样的事。

1.写博客可以当做休闲,但是即使是翻译学术论文也是很累的,要保证意思表达的准确还是很浪费时间的。更不要提排版之类的零碎活了。

2.有翻译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多做个试验,多修改一下将要投出的稿子,这样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更大?

3.什么样的文章值得双语发表呢?如何评价呢?

博主回复:

谢老师的问题引我思考,谈几点感受:

1. 一个健康的社会,总应该有那么一个群体,在生存无忧的前提下,重精神追求,轻物质享受。对于这个群体而言,精神的满足就是“好处”。做知识传播,自我满足,同行尊敬。科学网上就有例证。

2. 精神之外,物质或其他形式的报偿也是需要的。至少,应无后顾之忧,不能因此位置不保。李竞博主提到,欧洲很多科学家会花时间为科普杂志撰稿。我想,他们在考评学者时应该有学术传播的要求。这是体现考评工作技术含量的时候。有现成样板,有心向学,应该不难。如果只会设定机械的标准,把考评变成小学毕业生即可胜任的数数游戏,那做考评工作的,成就感何在?

3. 在官方尚不重视的情况下,可否通过民间基金和个人捐助的形式推动——教学啊,科普啊,文化传播啊……各种有益大众的。譬如,浙大段永平校友每年出资200万,给一线教师发教学奖(三个层次奖金分别为每人100万、10万、5万)。就我所知,首批获奖者之一的外语学院何莲珍老师,那真是全心教学,热爱学生,业务出众,得到学生和同行一致高评。让不为私利的得利,这样一种机制推广开来,或许对官方机构有刺激作用?

4. 不得不说,国内还缺少科学文化的土壤。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即便有了好科普,传播也难。各级图书馆未必慧眼识珠。另外,注意到从国外引进的小儿科普读物,写得生动有趣,还经过专家审核;国内就缺少这种出版机构与学者的互动,出版物问题较多。

补充:

5. 精神需求,或可用头衔予以满足。遗憾的是,目前缺少令人信服的头衔。

6. 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雅安地震的优秀英文学术文章,应该值得双语出版(或可以改编成科普的形式)。

李竞:写给科学网主管部门的几点建议

引博文中一段:“我的整个学术研究生涯到目前为止, 在芬兰时间最长, 对这里的高级研究人员如院士, 大学教授, 以及大学的其它层次的研究人员在科普上所尽的努力有一定限度的认识。比如, 大家做完博士后以后, 在大学要谋求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申请DOCENTSHIP。当我看到申请者除了例(列)出自己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之外, 还有一长串的科普文章或者其他读物时, 感慨不已。做一定的科普工作, 虽然不是研究人员的职责, 但的确是研究人员发自内心的回馈社会的一种举动, 而且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已经融入到他们的科学文化体系中了。”

李竞:科学研究®捐助文化

赵星:浙大百万级教学奖开评,拟全校师生公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0081-682387.html

上一篇: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
下一篇:博文分段、调整行距的两个办法
收藏 IP: 61.175.193.*| 热度|

7 郑小康 赵美娣 武夷山 刘桂秋 李伟钢 杨正瓴 傅蕴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