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的审稿意见和录用通知
翟自洋
上周五接到一位作者来电,询问稿件状态。这位作者硕士即将毕业,面临直升博资格认定。学校的政策是,有一篇SCI期刊论文发表或录用,即可直升博;否则,就要折腾了。意想不到的是,资格认定的最后期限就在“下周一”。
若要拿到录用证明,需两份评审意见,且均没有复审要求。留给作者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三天,其中两天是周末,而审稿过程显然并未结束(作者可从网投系统实时查看状态,审稿阶段显示为“under review”,如审稿结束,则为“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放下电话,觉得作者及时拿到录用证明的可能性太低,暗暗为这位硕士感到惋惜——我们期刊的作者,教师或在读博士居多,硕士生勇于投稿,自信心可嘉。当然,我们对所有投稿一视同仁,并不拘泥于作者身份。
上网投系统查看状态:已有一份评审意见,另有二人应审未回。已有的这份意见是“修改后录用”(accept with changes),比较肯定的评价,让人眼前一亮——或许,还有戏!立刻致电编务(当天不在办公室),请他紧急给应审的两位审稿人发信,告知情况,恳求加快。刚报出稿号,编务表示“这稿子的情况我熟”,其中一位已催多次,没有反馈,可以忽略;关键是另一位。这样一来,希望又大了几分,毕竟只需“对付”一人了!
昨天一早,接到作者电话。立即登陆系统,发现状态已是“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进而发现多了一个“accept with changes”!点进去,确认没有复审要求。呵,祝贺这位硕士同学!
电话中,这位同学激动得音调与前次大不同。直到说完“再见”,放下话筒时,仍然传来“太感谢了!太感谢了!”的声音。假如没有在上周五打来电话,假如文章存在某项不足导致两位评审人中有一位提出复审要求,她的“直升博”可能就泡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自助者天助吧!我只是打了几个电话,登陆几次系统,换来这么多句感谢。更应该感谢的,是利用周末评审文章的这位同行专家,还有编辑部另外两位同仁的实质性努力。我的同事用心写了怎样的催信,才有了这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今学校的种种考评规定,客观上把责任让渡给了期刊编辑。编辑何德何能?我们所依赖的,只能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假如没有昨天的一纸证明(其实是电子版的),或者推迟到今天,她就不复有直升资格了,可是,她的学术潜力会因此而不同吗?想来觉得滑稽。事实上,我们似乎有了这样“决定作者命运”的“权利”,对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并不欢迎这“权利”,因为实在是添了额外负担(不止一次,作者在拿到样刊后的某天,要求提供录用证明,据说是学校有关部门的规定——现代版的郑人买履?)。平心而论,我们以五六人之力办3份月刊,日常工作绝不轻松。为了保证刊期,始终绷紧了弦;但人少有时也是优势,分工不那么细,可以灵活机动。本文这一例,说来不算复杂,但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沟通衔接出现偏差,作者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使用网投系统后,作者可实时查看状态变化,说实在的,我们并不欢迎简单的状态问询的电话。当然,本文提到的这类特殊情况例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翟自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0081-653485.html
上一篇:
童言童语(一) 下一篇:
为李娜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