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宁辞职也不道歉”的教师说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
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不允许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排名的。据报道:来自于长沙某学校的一位教师在一次考试后,还是把学生的成绩发班级群,于是引发了班级群里不少家长的不满。而这位教师看后直接霸气回应“我宁愿辞职,也不会道歉”。
网络上不少人都支持这位教师,可以说是一片支持的声音,认为这是一位负责任的好教师。有人认为反对公开成绩的家长基本上都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怕丢脸。他们说,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就受不了,将来怎么参加社会的竞争。因此他们呼吁家长要掌握好对于学生维护,不能过度。
更多的人认为,在中小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排队公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将来总是要参加中考、高考,只有每次考试知道自己的成绩,知道自己的排位情况,才能够去参加中考高考,去报志愿。如果平时不排队,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将来中考高考就吃大亏。
看了网络上许多人关于论述中小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公开排队的文章,我感到,关于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目的问题,真是一个值得大家都弄清楚的问题。
对于对未成年人参加基础教育的目的,各人、各位学生家长,可能都有其各自的目的。有人说,他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考上好大学,离开贫穷的家乡;有人想做科学家;有人为了赚大钱做富翁;有人为了出国;有人为了做明星;甚至有的家长想为自己的子女找到漂亮的配偶等等。我想,只要他们想达到的目的并不为法律所禁止,也不与公序良俗相违背,都非常正常,无可非议。
但是,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有高尚道德的、有文化和艺术修养的社会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学生和他的家长,首先考虑的是他们自己的前途,自己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上的进退得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国家办教育,是为了全体人们的利益,要考虑全部受教育者是否受益,能不能把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培养成健康快乐幸福的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成员,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与个人的考虑个人前途,有矛盾的地方,它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但是要考虑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考虑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一致的。
一个能站在人类发展前列的民族应当由高素质的人来组成。那么,怎样才算真正的高素质?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能仅仅靠学习成绩来作判据,也难以用几个简单的指标来判断。
我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就学过一篇课文,《骆驼和羊》。这篇文章很有哲理性,它告诉学生,骆驼与羊各有所长,只要扬长避短,就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各人有各人的先天的长处与短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没有人能够否定这个事实。虽然教育可以使大家都有大的进步,但是很多差别不是靠教育或努力能够弥补的。
例如我再怎么努力,派再好的教练来教我、训练我,也不可能让我成为一个略微出色一点的田径运动员,这是由我的先天条件决定的。
同样,我们也听到过许多这样的故事:有的文学或艺术天才怎么也弄不清楚一些数字的意思,甚至记不住自己家里的住址,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有的优秀运动员甚至奥运冠军就是读不进去书,拿起书本就想睡觉等等。
即使不是这样极端的情形,也不可否认,各人有各人的特长和特短。一些人读书不怎么好,可是手工特别巧;一些人学理论学得好,做起实验来却毛手毛脚,一塌糊涂;有人书读得好,可是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如此等等。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多方面的,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为培养这多方面的人才打好基础。
即使是才资差不多的学生,也有心智发育早晚的问题。如果每一年都以分数排队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弄得不好,就会耽误很大一批有才智的学生。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问题学生”,被认为有因身体而造成的智力问题,难以安静地坐下来学习,但是经过其家长的努力,使他能够在适当的地方受到适当的教育,发现他的智力或身体完全没有问题,最后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如果我们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用不适当的方式去鞭策那些所谓后进的学生,往往会造成更大的问题,甚至造成悲剧。而鼓励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也往往只是仅仅会刷题的书呆子。
现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就是这种按分数排队鞭策的恶果。用单纯的学习成绩来考察学生,这种貌似的公平实际上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不公平。
把基础教育阶段甚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成绩来排名,就是这样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这样做会使得很多学生都各方面的潜力不能发挥出来,实际上在埋没许多人才。
少年儿童是心智发育还不很健全的年龄。不合适的评价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更不要说是长期的一次又一次的不合适的评价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或者被这样的“排队”制度不适当地抛弃,甚至成为社会的“累赘”。
正因为如此,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规定:
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这样的规定是非常合适的,非常正确的。
教育部还曾经有过很好的规定,要把中小学从唯升学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让学校和地方当局宣传和流露出学校的升学情况。也就是说,要把学校的学习与升学考试分开来。学校只管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教好书,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而不插手升学的问题。这是正确的教育理念。
但是,很遗憾,教育部的这些很正确,很合适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有说服力的宣传和贯彻。许多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似乎都没有把教育部的这些规定真正付诸实行。他们或者只是表面上公布一下,浮皮潦草地说一下。实际上,这些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这也致使如今的各个中学仍然在给学生的学习成绩排队,各个学校仍然唯以升学率为上。学校领导仍然以单纯提高学习成绩要求着教师,教师理所当然地仍然布置这么多为了提高考试分数而需要重复练习的题目。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所谓重点学校的学生,仍然天天弄到“半夜睡、五更起”,所谓“学生要能够每天睡眠8~9个小时”的规定完全只是天方夜谭。绝大多数学生苦不堪言。
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中学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可能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些人。这种情况,也是完全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而本来应当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今却成了妨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机构。
现在存在的问题确实比较大,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者自己都没有转变思想,他们还是老的守旧的一套思维模式。许多教师也是如此。
应当是,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位“宁愿辞职也不肯道歉”的教师,是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但是他的思想是僵化的,是落后的。他违反教育部规定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正因为他的负责任,所以在僵化的思想支配下,他才坚持错误拒绝改正。
他的一位网络支持者这样评论:“我们那个年代不但成绩公布,排名也公布。现在却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允许……”
我们单纯靠学习成绩排队来评判学生,确实经历了许多年了。远的不说,就从恢复高考开始,各个学校都重视了学生成绩的排队。
应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看家庭出身,不要单位同意,只按照分数录取,几乎是唯分数,是对于那个特殊年代藐视甚至敌视知识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拨乱反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唯分数判定学生的弊病也逐渐显示出来。而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大批教育工作者。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受到唯分数论的熏陶,看不到唯分数论的危害,错误地以为这是维持教育公平的唯一方法,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思想。他们忘记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他们不晓得用分数来考察学生,不是教育的根本,只是一种“权”,即权通之计。
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上海和浙江高校录取的的“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高等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这些都是对于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试图改变唯分数论的弊病。
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的规定以及以“双减”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系列规定,也都是为进一步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措施。当然,光有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的改革决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改,而这些改革措施是逐步改革的必要步骤。
对于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宣传和教育,是一件有关教育事业成败的大事情。应当使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从领导到教师,都认识到认真改革唯分数论的重要意义。只有把思想搞通了,才能真正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这些改革措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