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共生一气异文来——杂说气(4)

已有 17610 次阅读 2018-9-10 08:46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兄弟, 甲骨文, 乞求, 收讫, 吃饭

 

共生一气异文来——杂说气(4)

同气,本来是说,子女是父母所生,所以同气。语出《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由于子女都是父母所生,各位子女与父母同气,他们之间便也同气。颇有些数学上A相似于B,A又相似于C,于是B、C也相似的道理。后世便把兄弟也称为同气。《千字文》上的“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本文所说的同气,是想说说,由同一个“气”字,分化出了不同的文字,真有些“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意思。

首先,看气和氣。现在来说,氣是繁体字,气是对应的简化字。实际上这原来是两个不同的字,意思并不相同。历史上是先有气字,下面10个字(横着的数)分别是气字的甲骨文(1、2)、金文(3、4、5、6)、篆字(7)和隶书(8、9、10)。

 

    据《说文解字》说,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云气”,后指一般的气体。甲骨文研究表明,气字原来与“三”很相像(上图的第一行前二字),到了周代,为了避免与三相混淆,便把横变弯了,成了金文和《说文》所写的篆字的模样。后来隶化、楷化成了气。

氣的本义是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所以气下一个米。《说文解字》:“氣,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氣诸侯。”它所引《春秋传》的话,说的是鲁桓公七年北戎入侵齐国时,诸侯曾经帮助过齐国,后来齐国就去慰劳诸侯,送给他们粮草,称“氣诸侯”,当然实际上也未必只有粮食、饲料,往往还有牛羊等牲畜。

后来,氣字逐渐被用来假借作“云气”的气,再后来就索性代替了气,气字被弃而不用。而原来“馈客刍米”的氣,则被新造的字“”所取代,读作。古书上的“氣”也都被抄写成“”。当然,如今餼又简化为饩。

氣是什么时候代替气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汉魏时期的碑帖上(如东汉的《华山庙碑》、《史晨碑》等)就是这样写的了。几乎人人都看见过的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上的“风朗氣清”的“氣”也是这样写的。

至于为什么氣会代替气,气为什么被舍弃不用,好像没有人说过,至少我没有见到有人解释过。据我以“小人之心”猜测,之所以把气写成氣,其原因之一是出于“美学”的需要。古人写字,特别是楷书,最讲究字的平衡,讲究字的美观。而如“气”这样的字,很难“放平”,不好看,而“氣”则比较平稳。

那时候,没有“国家语委”的强制性标准,只要写出来人们能看得懂就可以,写的美就能够得到称赞。所以,在接受了完全标准化教育的我们看来,古人尽写些“错别字”。在各种旅游地方,更有人造出来各种各样或“美丽”或“谴责”的传说,来解释这些“错别字”的来历。

我们还可以看两个与“气”相类似被舍弃的古字,厂(音hàn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广(音yan3,在上述“厂”下所盖的房子)。这两个古字在汉代以及以后的约两千年时间里都被弃置不用,成了“死字”。我猜想都是放不平,不好看。当然,如今简化字又把它们“救”回来了,但是音、义都不同了。简化字把书写方便放在第一位。

原因之二是什么呢?我猜测是要与气字的另一位“孪生兄弟”相区别。这位孪生兄弟就是“乞”。乞与气本来就是同一个字。在甲骨文和篆字的时代,这两个字还没有“分化”。它们的写法是一样的。

 

到了隶书的时代,乞求的乞就与气分开来了。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说:(甲骨文)气字,俗作乞,……用法有三,一为乞求之乞,二为迄今之迄,三为终止之讫”。

为什么写为“乞”了呢?我猜想(还是猜想!)一是要与“气”有所区别,二是少写一横,把最下面的一勾写成横勾才好看,写成了横勾这个字就放得平了。不去掉一横,字虽然放得平,但是上面显得“臃肿”得很。

乞这个字,现代人看来好像很“下贱”的,如乞求、乞丐、死乞白赖等。其实,在古人或近现代文人的文字往来中,在请求对方做某事时,常常用“乞”表示恭敬、客气。像“伏乞”对方如何如何、“乞请”对方如何如何,都是常用的词汇。

从甲骨文“气”变出来的,除了乞以外,还有迄和讫。这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字,因为它们字音相同,字义也有相近的地方。

迄,古人注为“至也”。至,就是到。这个到,既可以指时间,也可以指空间。《诗·大雅·生民》“以迄于今”指的是时间,如《汉书·艺文志“声教迄于四海”就是指空间。迄这个字,现在还常常用,如“迄今为止”。

讫,古人注为“止也”。止,就是终了,完结、停止。《吕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这个字现在也还常用,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票据上盖上“收讫”章,“收讫”就是“收毕”。“银货两讫”,就是钱也付了,货也交了,交易完成。

在古代,有人有时候又把迄写成讫,也就马马虎虎过去了。如今,我们还是分清楚,不要通假的好。分不清楚,那就要算错别字。很有意思的是,古人把迄和讫分别解释为“至”和“止”,而这两个字,也是现代很多人容易搞错、用混的一对。

正如上面所说,乞、迄、讫都是从甲骨文“气”中变化而得。分开之后,音调也不相同了。气是去声,乞、迄、讫都是入声。不过,现在普通话没有入声了,乞变成了上声,而讫和迄则成了去声。

以乞为偏旁的字也不少,在这些字中间,乞基本上都是起到表音的作用。

,现在读去声的qi,本义是水干涸了,或者要干涸了。《易·未济》里说一个小狐狸穿过要干涸的小河,结果尾巴沾满了泥水(“小狐汔济,濡其尾”)。不过,后来这个字被假借为“几”,成了“几乎”、“庶几”的意思。如《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庶几应当得到安康了。

纥, hé ,本义是大丝。孔夫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后来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回纥,那就只是用一个音来翻译罢了。

齕, hé,意思是用牙齿咬东西《庄子·马蹄》说“龁草饮水”。战国末年,秦国有一位大将名王齕,为秦国平定天下立下大功的。

kū,矻矻形容努力、勤劳。现在还把人整天勤勤恳恳不闲着称为矻矻终日。

 gē,疙瘩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如“头上起了个疙瘩”也引申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这些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有时候也写为圪垯许多人喜欢吃“面疙瘩”或“疙瘩汤”。疙瘩在我的家乡话中还有说某人“不好对付、事多、难伺候”之义,也是很传神的。

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偏旁为“乞”的字,用的最多的字毫无疑问是“吃”。一天三顿饭,人们离不开吃。

但是,吃字的本义却不是“放嘴里咀嚼后咽下”。就在50年代初和以前,在正规的书籍、文章上,表示“放嘴里咀嚼后咽下”这个动作的字是“喫”。那时候,喫和吃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字。

吃字的本义是“口吃”,也就是北方土话所说的说话结巴。《史记·韩非传》说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汉书·周昌传》也说周昌“为人口吃”。汉高祖要另立太子,周昌出来反对,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文中的两处“期期”就是描述他的口吃。

后来,文字简化,就把吃作为喫的简化字了。吃就“一身而兼二用”了,既指“吃饭、吃酒、吃茶”的吃,又作“口吃”的吃。

上面所说的这些“乞”为偏旁的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乞在这里都做声旁,表示其读音都与乞相似。传统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入声字。

这个特点与以“气”为部首的字,完全不同,在我们《杂说气(1)》中提到了那么多“气部”的字,气都是表义的,表示这是一种气体或与气体有关,而读音都并不随气。

有人可能会想起一个“例外”,那就是“乾坤”的乾或者说繁体字“乾燥”的乾。

但是,实际上这个乾字并不分成“十日十”和乞两个部分,它的偏旁不是“十日十”而是“倝”,或者说,这个字从倝从乙。倝(音gan去声),是早晨日出,很光亮的样子。所有现在看起来左边的偏旁是“十日十”的字,如朝、韩、翰、幹等,其偏旁实际上都是倝。如朝、韩等字,历史上在书写的过程中,省掉了右旁顶上的“人字小伞”,而追究他们的祖先,篆字,都是有这把小伞的。

总之,气和乞原来是“孪生兄弟”。气引出了氣,却被氣取代,饩又取代了氣,如今否定之否定,氣又回到了气。而乞则分了出来,又分出了迄和讫,进而又生出了一个自己的文字家族。真是“共生一气异文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33877.html

上一篇:博导要有仁爱之心——从博士生“生育协议”说起
下一篇:拿什么去教育学生使他们认真学习
收藏 IP: 39.64.90.*| 热度|

10 郑永军 武夷山 鲍海飞 尤明庆 张晓良 赵美娣 王安良 黄永义 刘光银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