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篇博文所说的那样,4-6月份因为主编更换,期刊积压了600多篇稿件,绝大数稿件通过screen review后已经分配给各个学术编辑进一步处理。等新的EM系统完全启用,学术编辑的压力会减小,期刊管理人员会根据机器人评价结果自动拒掉一些稿件,当然,有质疑的作者可以给主编发邮件申诉。
最近派送稿件给一些审稿人发审稿邀请,俺手里有1200名审稿人(自己收集的,不断更新),多数审稿人的发表记录都是我在web of science, google里验证过的。我喜欢比对稿件和拟送达审稿人的发表记录是否吻合,尽量让稿件匹配小同行来评审。
在核对一些审稿人信息的时候,发现一些审稿人还是一些知名同行期刊的学术编辑,IEEE FELLOW,还有一些在IEEE 会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的人。一并比对了这些牛逼审稿人的投稿记录,发现不少这样在IEEE会刊,自动化学报发表了大量论文的人在我们期刊的投稿被拒的稿件也很多,并非100%录用,而且还有100%被拒的。
这使得我想起某人说的话,真正的牛逼学者的论文是在各个期刊“通吃”。
这跟基金申请差不多,真正的“大腕”在相关学部申请基金也不会败北。
应该相信一个道理,真正的牛逼人在各个道口都是被认同的。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果一个学术领域还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或思想体系,那么要想在各个学术期刊和基金委各学部申请基金通吃是不可能的,例如认知神经科学就是如此。
所以,想知道自己牛不牛,是否真正牛,到各个相关期刊都去投稿,到各个相关学部都去申请基金,看看命中率有多少?
如果只固定在一个小地盘,说明还需要继续努力!
加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