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作者给我们编辑发来邮件,质疑NODY的责任编辑没有送审他们的稿件就粗暴拒稿。拒稿意见里提及作者批量投稿,稿件都是类似的方法和结果,并提醒作者2024年度不要继续给我们期刊投稿。出于好奇,我在本期刊NODY稿件库里查询了这几个作者的2024年度投稿,好家伙,已经投递了十几篇稿件了给我们期刊,估计类似的行为也发生在本领域的其他期刊。
从常识和规范来讲,一般情况下,同一个课题组在相同期刊不能密集投稿。从1月到12月尽量不要超过3篇,比如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要求作者同一年度投稿不要超过5篇。但因为一些期刊影响因子比较高,或者国内分区比较靠前,所以招致批量投稿是难免的。无论在稿件系统SNAPP还是传统的EM系统,通常编辑第一眼看到的只是通讯作者的名字,所以一些课题组在投稿的时候就在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署名上想办法。比如把课题组的稿件以不同的第一作者,不同的通讯作者来投稿,如果稿件被这个期刊据了,换一个通讯作者继续投稿,期待遇到比较nice的责任编辑获得翻盘机会。
实际上,管理编辑和收稿编辑在初审稿件环节会发现一些端倪,一些作者名字频繁出现,一个稿件题目类似,摘要类似。在指派给具体的责任编辑之前,只要在稿件大库里查询一下,就可以发现包含这个名字的作者本年度给这个期刊多少篇。另一方面,类似的内容和全同的作者会导致稿件指派给相同的审稿人,那么拒稿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度增加。实际上,同意课题组的稿件内容和方法比较接近,批量投稿会让责任编辑和审稿人审美疲劳。如果批量投稿的稿件内容跨度大,但总有几个作者频繁出现,那么稿件内容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毕竟像费曼那样的物理全才几乎难以找到的。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不同领域的稿件和论文里,并不代表这个人是通才,只能说明责任编辑在审稿的时候可能没有核查每个作者的真实贡献。
为什么不能批量在一个期刊投稿和发表论文呢?
1. 从编辑部角度来看,希望吸纳更大范围的作者和读者,不能把期刊变成特定课题组的专辑,避免失去更多的读者。同一课题组论文模式和方法论都比较接近,对于批量投稿不加约束,会导致一些编辑和审稿人累死,而其他编辑失去作用。
2. 如果允许某些课题组批量投稿,审稿人会认为编委会的AE们存在放水和徇私舞弊行为。在特定卷期页码要求下,必然会挤兑其他作者发表论文的机会,也会导致期刊的阅读下载量减少。
3. 对于作者来说,如果论文集中发表在特定的期刊,从同行评议角度来看是存在诸多疑点的。意味着这个群体作者只追求特定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并不能在其他本领域相关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潜在意义来说,可能这批读者和特定期刊的编辑有利益关联,那么期刊的口碑和信任度必然受到影响。
4. 从数据库来看,每一期论文的作者地域分布也很重要。国家期刊每一期论文出版的时候除了考虑录用的先后顺序,作者的地域分布和国别也要考虑。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期刊某一期的论文只限定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作者,那么下载和阅读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有时候某些期刊的某一期可能出现同一作者两到三篇论文,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遭受质疑,包括期刊的专业水准和学生编辑的可靠性。
因此,无论课题组多么大,无论作者怎么署名,同一课题组给同一期刊年度投递稿件不要超过5篇(包括拒稿,录用,在审,发表),否则对作者和期刊都是存在巨大隐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