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韩氏实验应该回到学术批评

已有 3082 次阅读 2016-8-17 11:12 |个人分类:科研八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批评, 韩春雨, 持不同政见者

赵建民  2016-8-17 07:31


论文有风险,发表需谨慎。但是不能用大批判代替正常的学术争论。

韩春雨的话题在科学网上已经亢奋了三个月。实际上,我赞同高山老师的观点。韩氏实验,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我是表态不站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96239.html


博主回复(2016-8-17 09:16)其实,我也不着急,愿意等最后水落石出再说。我前面的文章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篇主要是针对左右两方对国内质疑的批评给出一点参考。一种意见认为质疑过狠,另一种认为官方会不了了之。

关于NgAgo的意义,科技记者的解说中认为将能修复基因,太不准确。NgAgo不过是在细胞水平上编辑基因的一种,即使实验真实,不过有些方面比CRISPR/Cas9稍强,将来肯定会有更好的基因编辑工具问世;而用于治疗,在体内选择性地找到病变细胞,在低浓度下进去编辑还存在很多技术挑战。


关于NgAgo的意义,科技记者的解说中认为将能修复基因,太不准确。NgAgo不过是在细胞水平上编辑基因的一种,即使实验真实,不过有些方面比CRISPR/Cas9稍强,将来肯定会有更好的基因编辑工具问世;而用于治疗,在体内选择性地找到病变细胞,在低浓度下进去编辑还存在很多技术挑战。

[4]赵建民  2016-8-17 10:49一种意见认为质疑过狠,另一种认为官方会不了了之
----------------------------------------------------------------------------
出发点都不是纯学术批评。学术问题还是应该由学术共同体内部解决,热热闹闹的网上大批判、大辩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特别是隐身科学网的持不同政见者令辩论的气氛更加诡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96951.html

上一篇:对韩氏实验的争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学术批评范围
下一篇:里约奥运随想:不列颠帝国的落日余晖
收藏 IP: 218.87.12.*| 热度|

4 蔡小宁 郑小康 朱晓刚 gaoshannank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