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产油藻类:应对能源危机与水环境危机

已有 5982 次阅读 2012-11-12 21:16 |个人分类: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能源危机, 生物能源, 水环境, 生态影响, 产油藻类

今天,曾庆平老师和赵斌老师的博文均对生物能源展开了讨论。并就生物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

技术双刃剑:生物质能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

生物能源利弊

由于种种问题,依托于淀粉、纤维素以及油脂的第一代、第二代生物能源均有很大的局限,难以大规模应用。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的产油藻类是未来一种有前途的生物能源,同时产油藻类若想取得高产,需要极富营养化的水体环境,因此可用于污水处理。随生活和工业污废水,我国每年排放到天然水体中氮素多达几百万吨,这足以支持几千万吨海藻油的生产规模。

利用藻类,特别是微藻,发展“生物原油”还具有其他陆地植物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意义。第一,生长环境要求简单,几乎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不管是海水、淡水,室内、室外,还是一些荒芜的滩涂盐碱地、废弃的沼泽、鱼塘、盐池等都可以种植微藻。可利用不同类型水资源、开拓荒山丘陵和盐碱滩涂等非耕作水土资源,具有不与传统农业争地的优势。第二,微藻产量非常高。一般陆地能源植物一年只能收获一到两季,而微藻几天就可收获一代,而且不因收获而破坏生态系统,就单位面积产量来说比玉米高几十倍。第三,产油率极高,达20%70%。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得了多株系油脂含量在30%40%的高产能藻株,微藻产油研究取得前期重要成果,如:细胞密度达到20/升,产油量7/平方米;雪藻每天能在1平方米光照面积内生产35.3AFDW(去灰分干重),该生物量相当于46.4植物种子量,是目前高产农田产量的11倍。中国海洋大学拥有海洋藻类种质资源库,已收集600余株海洋藻类种质资源,目前保有油脂含量接近70%的微藻品种,在山东无棣县实施的裂壶藻(油脂含量50%DHA含量40%)养殖项目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但是,藻类含水量大,不好干燥炼油,不过粉碎制浆后,应该可以采用溶剂油浸提萃取,就像现在的豆油一样。余下的纤维素的可以发酵制取沼气,剩下的沼渣可生产生物肥料。

我不是这些领域的专门研究者,以上仅是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分析、计算与评价,见笑于方家。

另外除藻类外,富营养化的开阔水面还可以放养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收获后打浆发酵制取沼气和生物肥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31923.html

上一篇:卖果翁
下一篇:七上八下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4 陈楷翰 赵斌 张连翔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