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feig12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ngfeig1223

博文

记我两天的三陪生活——侧记陈安博士第八次南京之行

已有 4125 次阅读 2012-3-28 20:31 |个人分类:杂项|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客, 南京, office, 影响力, 安博士

我原本是一个懒散的人,尤其在写博客方面,但考虑到陈安博士在科学网上的巨大影响力,还是决定侧记一下陈安博士在南京的2天之行,以及我这两天陪吃、陪玩及陪同参加学术活动(三陪)的一些经历,给科学网上关注陈博士的各位粉丝一个交代。

323-26日,我在北京参加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人社部举办的“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一个研修班,期间有陈博士3个小时的讲座,得以初晤陈博士。陈博士乘26日晚的动车,27日凌晨到南京,先同东南大学吕老师会面,这些陈老师已有博客发表,不赘。当天晚上看到吕老师给我的留言,得知陈老师下午1点左右时间就空出来了。我原本计划下午5-6点钟返回南京的,这样子看来是不合适了,决定改签车票,还好京沪高铁改签很顺利,改了G1,早上9:00从北京南站出发,第一站就是南京南站,还好这次高铁异常顺利没有晚点(进京那天高铁遇到大风,晚点2个多小时,等睡下已经是凌晨2点多),中午12:39分准点到南京南站,一上地铁,给单位打电话让派车到珠江路口等我,我到珠江路出地铁站后就直接跟车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门接到陈博士。

27日下午2点左右,到学院安德门校区,考虑到陈博士旅途劳顿,安排他先到学院宾馆住下,我也累的不行,在办公室小咪了下,醒来看到陈博士已有3-4篇博客上网了,这才知道高产的陈博士都是利用我等懒人睡觉的时间在写博客,难怪有今天的成就。晚上5点半,学院1位副院长出面宴请陈博士,系里几位领导都出席,这位院长也是学者出身,是我院最早出国访学的(这个直到昨天在饭桌上才知道),各位领导与陈博士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晚饭后,陪陈博士出去逛逛,想想晚上也只有夫子庙一带值得去看看了,秦淮河一带依旧热闹,但商业气氛很浓,不少假冒商品罗列,河中零星停着几条小船,要想体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已无可能,再加上我们一位领导在我们出门时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陈博士从秦淮河旁经过目不斜视,匆匆去“王谢堂前”及“江南贡院”(陈博士已有专门博文)转了一圈,出来还转失了方向,只好找了个路口,打电话让司机开车过来接我们。晚上9点过一点回到学校,到我办公室小坐,然后送陈博士回宾馆休息。

28日上午8点,我赶到学校陪陈博士吃早饭,上午9:00-11:00,系里组织没课的老师与陈博士就应急管理的研究前沿、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应急管理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系里各位老师及我本人都有大有裨益。感慨,学术真是需要交流啊,尤其是我们这样的行业院校,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不增加交流,视野必然受到影响,我也通过北京的学习及同陈老师face to face 的交流,收获良多。

28日下午,学院安排2012届治安管理系的约500名毕业生听陈老师的报告,系里的一位副主任作讲座的介绍人,她也是力推陈博士这次南京之行的一位我很敬佩的领导。学生们因为基本上上午都有课,所以抽这么多学生来只能安排在下午,下午这个点又是人很困的时候,再加上这个领域对公安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太前沿了点,他们很多以前都没有接触到这些东西,所以难免有些学生打瞌睡,也请陈博士海涵,但我留意了下,还是有不少学生听得很认真,想来又会增加不少“陈粉”,讲座结束后还真有以前就了解陈博士的陈粉上台,看来真是处处皆“陈粉”啊。

讲座快结束后,一位学特殊教育的“陈粉”小朋友发短信给我,已到我们学校门口,拟拜会陈博士,我赶紧抓住正准备退场的一位警花,让她将小朋友接过来,16:45左右,我们三位共进晚餐,得知这位小朋友是学特殊教育的,后又看了下她的博客,不由得由衷敬佩,这真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希望她能顺利的走下去。

17:25左右,我和小朋友送陈博士去南京南站,陈博士所乘G2218:09分发车,晚上10点多能到北京南站,大概基本不影响陈博士的今晚的休息。

祝陈博士一路顺风,期待下次再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4929-552716.html

上一篇:关于学术译著翻译几个问题的求助
下一篇:行业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研修班侧记(二)
收藏 IP: 218.94.97.*| 热度|

14 陈小润 肖重发 蔣勁松 边一 杨秀海 张玉秀 吕喆 袁文常 迟菲 曹聪 武夷山 张伟 吴锦宇 罗帆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