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feig12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ngfeig1223

博文

感悟当今中国的师生关系----从自己的双重身份的角度 精选

已有 5026 次阅读 2011-8-2 23:59 |个人分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国, 师生关系

 

最近关于南京高校师生关系的负面报导不断,比如2011621南林一位女研究生担心论文“卡壳”跳楼 南京林业大学研三女生自杀http://finance.591hx.com/article/2011-07-11/0000047011s.shtml),记得当时该突发事件发生后,西祠上讨论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自称是死者“同学”的文章,当然讲的是那位导师(教授、院长)如何如何的不上路子,如何百般的刁难这位女生,甚至还有一些“潜规则”的暗示,引来一边倒的大骂某“叫兽”。总之,那段时间南京可能没人敢在公众场合讲自己是大学教师,教授有些夸张)。另一个方面还有就是最近一篇南京一学生威胁老师给高分:我有本事让你痛苦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1_08/01/8078883_0.shtml),关于该事件,科学网上有篇精选博文支持南京某高校老师-------还给老师尊严!

我对这些事情原本不愿发表评论,甚至不愿意围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论坛我感觉有相当一批人上去纯粹是发泄,无任何理性可言,“非我族类,势必讨伐之,骂之”。所以就不愿去找不自在。最近在陈安博士的引导下来到科学网安了个家,觉得“科学网”还是靠谱的,无论言论如何,不至于被人随意扣帽子,骂娘,所以还是忍不住想说一说自己对当今师生关系的体会。

当今的师生关系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再远我就没有感性认识了)的师生关系那样单纯与融洽,相互的不信任在增加。随着逐年的扩招,不少省市80-90%的应届高中生能上大学,跟俺们当年正好是反过来,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当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这个群体整体素质同样也在大幅的下滑,下滑的不仅仅的专业素质,还有在所谓“师德”上。一些“极品”的教师也屡有出现,虽然人数不一定很多,但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影响当然是极坏的。总之, 学生也不是当初的学生,老师不是当初的老师”了。

首先从为人师的角度来反省

当今高校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是高校的两大弱势群体(这个我就不去论证,想必大家都有同感),更应该相互体谅。我个人觉大学教师的职业底线,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去刻意为难学生,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但更深一层的要求即所谓的换位思考。在师生关系中,师应该占在主动的地位,更应该多为学生着想, 尤其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慎重,可能您一个不经意,对学生脆弱的心灵伤害就很深。如果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就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很多事情“一定要有言在先”,比如您带研究生如果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在您的职责范围,这个当然无可厚非),请一定要事先申明,让那些不适应的干脆就不要报,否则考过来绝对是两边都难受,即使是勉强考过来,也要尽快地适应您,如果要求“严”,一定要在过程严,而不是在关键的时候卡学生那样的严。授课的(尤其是给本科生上课的)老师,如果有什么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要求,一定要事先申明(比如课程论文不能抄袭,否则肯定不及格)。您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些还要说啊,不是明摆的事情吗,但明摆的事情可能有些老师不这样操作,随便交个东西有的老师至少给及格,所以我觉得最好是还是要申明和强调,,现实就是这样,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这样,不少人就是想混毕业,根本没拿什么课程当回事。在具体评定分数这件事情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有独立评定学生成绩的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扰,如果您抵制权贵和亲朋的干扰,我绝对支持您,您是值得我尊重的老师),但您也要考虑不要滥用这个权利,如果是考试的卷面的成绩,卷面多少是多少,可能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如果是比较随意的给的成绩,松紧问题我建议还是要考虑一下的(比如同一门课程,有的老师成绩都在60-75之间,有的老师最低80,有的学生当然不爽,尤其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时候),如果是年轻的老师,最好问问老同志。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算标准分,这一点要从制度层面解决。】

2. 从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角度的感悟

2010年春季进入东南大学在职读博,我读博的这一年多来,对自己的老师有一种深深的感恩。除了自己的导师外,那些我选过课的老师(基本不可能记得有我这样的学生)也常令我非常感动,同样站在讲台上,跟他们相比真的能感觉自己的渺小。有些老师还保留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我辈是很难企及的),比如上我们《数学建模》的朱道元老师,东南大学理工科的博士大多记得这位老先生,几乎每次上课都提前20分钟左右去写板书(俺上课从铃响开始干活,到点一准走人),这位老先生(应该有60好几了吧)因为一直在一线的教学岗上,据说最近两年才被评为教授,骑一辆28大杠的破自行车,是东大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我来说,朱老先生的课我学得是很吃力的,期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大概只有2/3的课是按时去听的,最后考试也很担心,很多题不会,但最后的成绩是80分,比我预想的要好。当然,据说朱老师也有较真的时候,师兄弟之间一直流传某位大牛院长的博士生因为长期不去上课,朱老师带话也不去,最后朱老师没让他通过,东大直接让那位童鞋走人了。还有一位年轻的留美教授,教我们专业课的刘老师,刘老师的课是用英语上的,我听起来虽然吃力,但的确很有收获,我现在do paper,还经常把他当初讲如何写英文科技论文的授课内容翻出来看看,记得刘老师第一次课也明确要求,课程论文如有抄袭,不及格。这叫有言在先。这些老师才是我国当代教师的代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4929-471228.html

上一篇:一条人命价值几何—“7-23”事故的死亡赔偿总额应为多少?
下一篇:临时工(外聘人员)又出新版本
收藏 IP: 183.209.62.*| 热度|

3 李永丹 王世山 丁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